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八旬诗人郑愁予鼓浪屿聊诗歌(图)
//www.workercn.cn2016-10-24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首郑愁予的《错误》为几代人耳熟能详,甚至收录进了部分地区的中学语文教材。昨天下午,83岁的郑愁予登上鼓浪屿,参加2016鼓浪屿诗歌节,与舒婷、北岛等诗人相会之前先接受了采访。

  现居美国康州的郑愁予昨天一早从南京飞到厦门,南京是他儿时久居的其中一个城市。他对厦门和鼓浪屿也并不陌生,在金门居住9年的他曾无数次地向这边眺望。有趣的是,这里立着知名的郑成功雕像,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郑成功的第11代孙。

  尽管年过八旬,郑愁予仍十分健谈,他戴着红色的棒球帽来到了鼓浪屿的褚家园咖啡厅,叫了一瓶红酒,一边喝酒一边接受采访。这间咖啡厅这几天充满了诗人来往,举办了几场诗会,这座咖啡厅的旁边就是舒婷家,郑愁予也是应舒婷夫妇的邀请而来。

  舒婷的丈夫,诗人、学者陈仲义担任了这次鼓浪屿诗歌节的学术总监,前来的各国知名诗人也大都是因夫妇二人的邀请而来。提起舒婷,郑愁予这样对记者评价:“舒婷和北岛不一样,她还是本着自己的性情在写作,这个就看得出来,两个人的性情很分明,舒婷的诗歌是有灵性的诗,是关注他人的。”最近一次和舒婷见面是在杭州,舒婷拿出她的新作来朗诵,“她的很多东西依旧很能打动我。”

  这次登岛很多人问他“郑先生到过鼓浪屿吗?”郑愁予说,太多次了,郑愁予告诉记者,此前他在金门居住时,每每有朋友过来看望他,他就带大家来鼓浪屿岛上观光。记者了解到,从鼓浪屿到金门坐快艇只需要20分钟,每年鼓浪屿和金门举办的游泳比赛中,最快的人可以两个小时从鼓浪屿游到金门。

  郑愁予之前在屈原的故乡宜昌讲诗歌,竟来了超过5000人听讲座,郑愁予对于诗歌始终有信心:“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写的诗歌太大众了还是怎么的,但如果现在的年轻人还愿意听我这样一个老人讲现代诗,说明诗歌这个东西是具有传承性的。”郑愁予说,很多人觉得诗歌没落了,他并没有这么觉得,时代在变迁,诗歌的形式和语言也在变化,但大家对于诗歌的喜爱不会改变,不管诗歌是大众还是小众,“我是学统计学出身,我知道少数和多数的概念,可能诗歌是少数的,但这不是问题,诗歌不是非得多么大众才有它的价值。”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