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60年 又见马兰花(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5-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向传统学习其实是更进一步”

  “我第一次看《马兰花》的时候是1978年。此前经历了文革,有十多年这部戏是停演的,许多宝贵的演出记录都已遗失、损坏。”按照导演钟浩的回忆,自己真正参与这部戏的创作,已经是第四版了。“与上世纪50年代强调民族风格不同,1990年的版本是较之以往变化最大的一个,话剧慢慢开始转向音乐剧的风格。那个时候的文艺思潮非常活跃,戏剧创作在强调假定性的原则上要去制造生活幻觉。”作为副导演能和导师陈颙先生一起导这部戏,让钟浩感觉获益匪浅。

  在新的戏剧观念指导下,第四版的《马兰花》突破原有的艺术积淀,做了很大的超越和创新。“但陈颙导演常和我们说,这次改编我们向传统学习其实是更进一步了,戏剧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如果50年代是向中国传统美学学习的话,90年代则是向传统美学的原则学习。比如,更强调写意、简洁、景随情移、行云流水的中国传统美学风格。”钟浩说。

  经历了第四版复排的还有连德枝,不过这是她最后一次参演的版本。

  “为了符合90年代小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心理,这个版本的创作加强了戏剧动作的视觉形象、强调节奏欢快明亮,这就要求演员运用舞蹈和诗化的形体语言,强化人物的心理空间。比如老猫这个反面角色就是用四只猫来表达这个戏剧形象的复杂性。但大量的形体动作需要相当的体力和技巧,年轻演员都感到吃力,何况我已年过半百,然而演员的天职就在于探索和创造。”

  不知是否因多年的舞台表演而积劳成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连德枝老人的双腿已无法直立,但回忆起自己曾经塑造的角色她依然神采奕奕。“1994年我们曾到澳门演出,那里的小观众非常热情,演出结束后好多人都惊讶地发现,原来台上又蹦又跳的小猴子竟然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连德枝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演员为创造形象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一旦被观众认可和理解所体验到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而演员创造性的劳动又会给观众以角色外的心灵震撼。

  上世纪90年代,连德枝曾收到这样一封信,一位当年看过《马兰花》的观众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来看戏,她在信中说:“看了马兰花使我看到,我们艺术园地里还有一片净土。有你们这些老师、艺术家引导孩子,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不仅向你们学习表演,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从舞台上一个活跃的小猴子身上,我看到了您的人品、精神和奋斗成果。您严肃认真的态度,又使我们深深反省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

  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在几代艺术家的浇灌下,马兰花花开不败,给人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