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60年 又见马兰花(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5-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60年,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端。经典儿童剧目《马兰花》也将在新的轮回里,带给孩子们美好的传承与崭新的希望——

60年 又见马兰花

  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与中国儿艺演职人员合影。资料图片

  上世纪90年代第四版《马兰花》剧照

  2016年第六版《马兰花》剧照

  那是1956年一个盛夏的夜晚,开幕铃声刚刚响过。突然,观众席传来热烈的掌声,我们好奇地从大幕缝隙里向外张望,原来是敬爱的周总理来看戏了!他和普通观众一样坐在孩子们中间,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如今80多岁的老艺术家连德枝回忆起当年参加儿童戏剧《马兰花》首演时候的场景,仍旧难掩激动。记者透过老人那苍老却不失神彩的眼神,仿佛目睹了60年前的演出盛况。

  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导演钟浩正紧张地带领团队排演第六版《马兰花》,赶在今年“六一”作为中国儿艺建院60年大戏进行公演。对于导演这部60年的经典戏剧,钟浩这位国内知名的儿童剧导演觉得既荣幸又忐忑。“或许你不完全知道这个故事,但相信少有人没听过马兰花,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其实不论在什么时代,勤劳这个内核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这部跨越了甲子时光的经典,始终能盛开在人们心中的原因。”

  香饵胡同里的诞生记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艺术家连德枝历经了《马兰花》的四度创作,也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小观众的喜爱。“从艺40多年来,我曾创作了近50个儿童形象,而在《马兰花》中塑造的这个小猴形象是艺术生命最长的。”

  连德枝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自己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培训班”,当时在班上学习的大多是有些名望和艺术造诣的演员,如田华、于蓝、王一元、蓝天野等,而任课教师是从苏联请来的专家鲍·库里涅夫。1955年的“六一”儿童节,库里涅夫把培训班所在地的北京香饵胡同里的孩子们请进了教室,布置给班上学员一个“突击作业”——为孩子们表演一出儿童剧。而班上由任德耀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舞台戏《马兰花》还只有一个大纲。然而,这场“恶作剧”式的突击表演不仅让这部经典的儿童剧意外地诞生了,更让学员们学会了如何脱离僵化的表达,学会了自然而真实地去表演。

  “那个时候中国导演是自己缺东西,没法完整地给;苏联导演不缺东西,但他不单纯给,而是启发,激发演员的创造力。让我一个大姑娘来演猴子,这确实难为我了,我几次去动物园观察也未得要领。苏联专家告诉我,演动物也要和演人一样要有思想,要找它动作的逻辑。表演中,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采访时,连德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觉得历历在目。

  1956年的“六一”儿童节,《马兰花》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第一个剧目正式公演,同年便在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中获奖,而连德枝将一个原本是群众角色的小猴塑造得立体丰满,获得了表演三等奖。

  “你的手指头还疼吗?”在戏里小猴子这个角色有一个烫了手指的动作,周总理在观看演出后风趣地问连德枝。

  “那时候周总理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看戏,还经常和演员们交流意见。”连德枝回忆道。戏中大兰和老猫原本是一起摔死的,总理对扮演大兰的演员说:“你是从犯,不要死嘛!这可以挽救,改造过来。老猫是首犯,大兰是从犯。让大兰和老猫一起死掉,不就没有区别对待了吗?”讲到这里,老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晚离开剧场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嘱咐连德枝和参演的演员们:“童话剧很有意思,你们要多为孩子们演出。”

  如今,《马兰花》陪伴了三代观众成长,历经了五个版本、国内外2000多场演出以及几代艺术家的创作与表演,这不仅记录了一个剧院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而这枝传递着富有生命力的花朵,依然年轻、美丽,弥足珍贵。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