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陈忠实与长春的渊源
//www.workercn.cn2016-05-03来源: 长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4月29日在陕西西安逝世。在哀悼、缅怀这位文学巨匠的同时,我不由想起他生前的音容笑貌以及与长春的渊源。

  看二人转笑得前仰后合

  2008年9月9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在长春召开,来自中国作协和各省作协的领导及著名作家云集长春,陈忠实就是其中一位重要来宾。这位当时已创作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白鹿原》的著名作家,穿着俭朴、神态亲切平和,声音中带着浓厚的陕西乡音,就像一位朴实的农民。

  活动期间,陈忠实、赵本夫、黄济人和刘兆林等几位作家表示想听到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当天晚饭过后,我自告奋勇开车带他们到了东北风二人转剧场。

  陈忠实说,二人转非常富有东北民间特色,同陕西的秦腔一样,都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在看二人转的过程中,他笑得前仰后合,完全沉浸在演出中。看完演出,陈忠实和几位作家又到桂林路附近一家烧烤店品尝了长春风味小吃。

  在《长春日报》发表文章

  陈忠实离开长春后,我曾对他进行过电话采访。因为他的陕西口音,有时听不清说些什么,不得不请他多次重复,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他说,当时他正在写《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从2007年5月到2009年6月,整整历时2年,让他完成了对《白鹿原》的重新梳理,而海明威的那句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也成了他在文学上的追求目标。

  我曾负责《长春日报》副刊版品牌栏目“每月名家专栏”的组稿工作,在完成那次电话采访不久,我又打电话约陈忠实写稿。他二话不说,很快用牛皮纸大信封,给我寄来了《办公室的故事》等几篇散文,还有照片和签名。他不会电脑打字,给我寄的是手写文章的复印件。

  陈忠实的文章在2009年2月的《长春日报》上发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却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笔下的一个人物——在饭店吃饭遇到的一位中年妇女,她的生活应该很困窘,只点了一个米饭,然后就着桌上免费提供的酱油拌着吃。当时读到这里,我忽然有一种潸然泪下的感觉——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对底层群众的深厚感情,陈忠实是不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的。

  陈忠实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会像他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读过他作品的每一位读者,都会永远记住这位被称为“老农作家”的文学巨擎。

  这是2011年9月8日,陈忠实在西安首届陕西·西安国际戏剧节开幕仪式上讲话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