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吴翔说她与公木的爱情:天荒地老唯我识(图)
//www.workercn.cn2016-02-2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同舟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

  订婚要组织批准,但如果组织不批准怎么办?吴翔的心里敲着小鼓。领导和朋友都劝公木要慎重,吴翔是“伪县长女儿”,可别影响了你的政治前途!公木说,她的出身是没有选择的,家世是清楚的,个人历史也是清白的,已从进步青年成长为革命干部,她能影响我什么呢!

  公木的执着赢得老友们的支持,但最后还得由张如心校长定夺。张如心了解了吴翔的情况后,只问了一句话——

  “是不是共青团员?”

  “是!”

  “是团员就可以!”

  校长一锤定音,又补充一句:“公木40岁了,也该有个家了。”1950年1月23日,“同意你俩订婚”几个字落在订婚申请书上,且加盖了学校大印。

  这桩婚事终于定了下来。

  那时批准订婚证明就是“结婚证”。公木把证明拿给吴翔看,吴翔说:就这么简单,单凭一张纸,寥寥可数几个字,就缔造了咱们的婚姻?心里似乎有点不托底。

  公木看出吴翔的顾虑,上前一把抱住她就亲吻起来。吴翔既感到甜蜜,又觉得透不过气来,既有现实感,又似在梦中。

  朦胧中,吴翔听到公木一边亲吻一边喃喃地说:“盖上印了,盖上印了……”

  那个年月,人们的心思都在工作和事业上,婚礼的操办都很简单。公木既忙于组织教学,又要亲自授课,似乎把举行婚礼的事忘记了。

  一个星期天,公木又在备课,吴翔来宿舍找他。

  “上趟街呗?”吴翔说。

  “好啊!”公木说。

  “去照张相呗?”吴翔又说。

  “好啊!”公木回答。

  俩人走在街上,吴翔问公木:“你有钱吗?”公木说:“有啊,我有稿费。”

  照了结婚照出来,吴翔问:“还有钱吗?”公木说:“还有。”俩人进百货商店,买了一条双人床单,公木还为吴翔买了一双球鞋。

  这次上街回来,吴翔想明白了,婚礼的准备指不上这个“老夫子”,还得“自力更生”。她找出当年离家出走时带出的被面、褥面,扯了两床被里、两床褥里,又买了棉花被套,求一个认识的老邻居帮忙做了两床新被褥,自己用包袱皮包好,背起来送到了公木的宿舍。

  婚礼定在一个周五晚上,学校买了瓜子、糖,还给安了新窗帘,校食堂安排了一桌饭当婚宴,和校领导及关系密切的人聚了聚,就算礼成了。

  属于吴翔自己的东西,除了两床新被褥,还有一件新衬衫。她在合作社买了4尺花布做了一件短袖衫,就算是新娘的嫁衣吧。

  这一天是1950年2月3日,从此,公木和吴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不弃不离,克艰克险,共创人生辉煌。他们生了百钢、铁奔、丹木两男一女,孩子们皆学有所成。

  在吴翔的帮助下,公木和困留原籍的父母重得团聚,并与寄养西安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在公木被打成“右派”长达20年的时间里,吴翔陪他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终于送走风雨,迎来了彩虹。

  公木晚年曾有诗曰:“假如让我得重生,定必这般约略同。”这指的是他选择的人生道路,但这同样适合于他的伴侣选择。我们想,假如再有一次选择,公木还会选择吴翔做他的终身伴侣。

  “松舞凤翔”,这是多么让人倾慕的人生乐章啊。

  樊希安,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现任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参事。1973年6月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40余年笔耕不辍,出版《双枪老太婆传》《公木评传》《笔端流痕》《愧对芦荟》《五松居新咏》《总编辑手记》等多部专著。

  石丽侠,曾任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编辑部主任,《吉林招生报》主编。曾在各类报刊发表过散文、知识小品、报告文学、通讯等百余篇,出版《物海拾贝》《革命英雄集体故事》等多部专著。

  (樊希安 石丽侠)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