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故宫因何为一位打工者举办追思会(图)
//www.workercn.cn2017-06-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32年前,一位河南商水县农民不远千里把意外发现的19件文物捐献给了故宫;32年后,闻悉“老友”意外离世,故宫破例为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

故宫因何为一位打工者举办追思会

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何刚之子何俊清在故宫第一次看见父亲当年捐赠的文物。视觉中国供图

何刚捐赠的19件文物中,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尤为珍贵(如图)。视觉中国供图

  6月22日,北京。

  绵绵细雨中,一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故宫博物院,首次为一位捐赠者举办追思会。

  “何刚,有爱有心;故宫,有情有义。”而这场“特殊”的追思,也让这位叫何刚的河南人走进了公众视野。

  32年前,这个土里刨食的河南周口商水县农民不远千里把老家挖地基时意外发现的19件元代银器悉数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换来了多年来故宫和社会对其美德的回应和礼赞。

  32年后,闻悉“老友”意外离世,故宫再次慷慨解囊资助10万元助其家庭渡过难关,并破例举办追思会背后,是一次对“凡人义举”精神价值的赞扬。

  因义捐“结缘”

  时间追溯到1985年的秋冬之交,农闲时节在家挖土坑准备支石磨的何刚,意外挖出一口大缸,凑近一看,何刚惊了,大缸里装的满满当当的全是形状各异的碟碟罐罐。

  尽管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何刚很快意识到这些东西“来头不小”。稳妥起见,在安顿好这些“意外之物”后,他赶紧敲开了时任村支书刘红恩的家门。

  “一见面他就说挖到宝贝了,问我该咋弄,担心叫别人弄跑了。”回忆何刚“惊慌失措”的场景,今年已经65岁的刘红恩依旧历历在目。

  经过两人认真商议后,他们决定要尽快把东西交给国家,也避免召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辗转联系上在故宫博物院警卫队工作的老乡后,他们便动身护送文物去了北京。

  “当时我们一行3人,在火车上都没敢合眼,3双眼睛紧紧盯着装文物的纸箱子,生怕有一点闪失。”刘红恩回忆说,当时他们护送文物抵达北京时已是夜里,但他们还是直奔故宫,直到把手上的文物交到故宫文物管理处后,才算长舒了一口气。

  此后的3个月里,在故宫的支持下,何刚3人又两次往返北京,将包括存放银器的缸一并捐赠故宫博物院。

  这期间,何刚给故宫捐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有文物贩子带着一袋子的钱,想找何刚收购文物。但何刚干脆地回应说,“不能卖,已经全部交给国家了”。

  而最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捐赠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据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吕成龙介绍,当年经鉴定,何刚捐赠的19件银器,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何刚捐赠文物都是十分罕见的元代窖藏银器,填补了当时院内元代银器方面藏品的空白。

  其中,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尤为珍贵。由于元代遗留银器极少,这件二级甲等文物代表了元代银器工艺的高超技艺,在以后的展览中多次使用,几乎是逢展必用。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