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秀忱老汉收到“生态红包”
//www.workercn.cn2016-02-17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讯 猴年春节前,家住辽河口(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周边的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镇蓝石敖村62岁的张秀忱和全镇其他2000余户村民一起收到了“生态红包”——首次享受到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款1220元。“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让咱农民心里托了底,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好这里。”张秀忱激动地说。

  盘锦市辽河口有全球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生长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芦苇荡和红海滩,形成了完整的植物群落,栖息着260种鸟类,是鸟类春秋迁徙的重要国际驿站。张秀忱种了30多年稻子,每到秋天,大雁、野鸭、灰鹤时不时地来吃稻谷,农作物损失严重。早些年,全家人以此为生,损失了稻谷就等于损失了钱。“一天,村东边老刘家没去看地,鸟儿整片落下来,地里的庄稼基本都被毁了。第二天早晨,老两口坐在地头放声大哭。”张秀忱说,“也有人劝过我投点药、放个夹子啥的,鸟不就逮着了吗?我告诉他们,这些鸟可打不得,连麻雀都是省级保护鸟类,咱可不能干那犯法的事。”保护区和赵圈河镇利用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加强宣传,30多年来坚持科学化、法治化、常态化宣传,几代村民和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2014年,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将辽河口(双台河口)湿地列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张秀忱所居住的蓝石敖村就在补偿试点范围之内。“以前没有补偿,咱照样种地,照样保护这块湿地。现在有了补偿,老百姓心里热乎乎的,觉得政府确实为百姓着想。”与张秀忱同样高兴的还有镇里的2017户村民,谈起湿地补偿的好处,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存折。

  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像这种“人鸟争地、人鸟争食”的情况不止一处,每年湿地保护区内和周边农民的直接损失都很多。为湿地及周边农民的粮食减产进行补偿,增加了湿地周边居民的收入,同时让湿地周边的社区充分享受到由湿地保护带来的益处,调动了湿地周边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维护了社会稳定,人和湿地“分灶吃饭”,可谓双赢。

  村民爱护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保护得当,妖娆的红海滩和苍翠的芦苇荡早已遐迩闻名,辽河口湿地成为全国六大最美湿地之一,给全镇带来了繁荣。近十年,每年都有几十万名国内外游客争相来这里观光,赵圈河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成为可与黄山、长城、西湖比肩的著名4A级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荣获“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和“中国生态自然景观旅游最佳目的地”称号。村民把河蟹、鱼、大米、苇编等当地特产开发成旅游产品,又增加了收入。与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一奶同胞”的赵圈河镇也借红海滩的芳名,借盘锦全市宜居乡村建设的东风,登上了去年6月启动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三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成为我省第3个“美丽宜居小镇”。这些,为度假区和乡镇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可以预见,往后,张秀忱老汉们的“生态年货”远不止补偿款这么多了。 □夏 华/本报记者/刘立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