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汪在君:一位耄耋老人的守墓“长征”
//www.workercn.cn2016-11-22来源: 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无名亦有名。位于歙县汪满田村松源桥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91岁的汪在君矗立在碑前,抬头,仰视;低头,缅怀。

  1927年11月,汪在君出生在歙县里东乡的一个小山村(现溪头镇汪满田村),5岁时,父亲离世,妈妈孤身带着他和刚满3岁的妹妹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异常艰苦。

  1934年12月,汪在君亲眼目睹了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九师第三团在汪满田西山降与国民党补一旅遭遇浴血奋战。这次战斗,血战一天一夜,团长王吉山和十八名战士当即阵亡,转移途中又有9名重伤员牺牲。敌人撤退后,牺牲的红军烈士被当地群众就地掩埋。这次在当地有名的“西山降血战”让年幼的汪在君深深记住了这一幕幕的悲壮场面。

  1947年11月,刚满20岁的汪在君光荣地加入了新四军革命游击队。在入伍的第二年,他就先后参加了由方志敏率领的皖南游击队在歙县、旌德、泾县等地大小无数次的战斗。解放后,他继续安心部队,为部队的建设做贡献,并先后荣获解放奖章和渡江纪念章;1954年2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代表。

  1958年3月,汪在君光荣复员返乡。1958年8月,汪在君当选为汪满田大队的大队书记。上任后,他用他那雷厉风行和言行一致的部队作风带领汪满田村社员开山造田建茶园,大力发展公益事业。这27年来,他以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执着,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在他心里却有一件事时刻让他感到愧疚,那就是“西山降血战”中的19位烈士的遗骨至今还埋葬在荒山野岭,未能得到妥善安葬。27年了,每当他来到烈士们的坟前,他总是难辞其咎,满怀惭愧。当年他想在村庄附近为烈士修建一座陵园,一是为了烈士们能够长久安息,二是让革命烈士陵园成为红色教育基地,警醒人们永远不忘历史,承前启后地激发后人的爱国热情。

  从复员返乡那年起,58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在汪在君的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这19位红军烈士,不是清除杂草就是擦洗墓碑,伤心之时就和烈士们说说话,然后久久默哀。

  2005年9月,在汪在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经歙县县政府批准,由县民政局、溪头镇党委政府和汪满田村两委牵头,在汪满田村松源桥头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并竖立革命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当年在西山降战斗中牺牲的19名烈士。听到这一消息,汪在君不顾自己近80高龄,仍与汪满田村新的村两委班子一起,在西山降的悬崖之上、丛岭之中,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寻找烈士遗骸和战场遗留物,并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入烈士们的木棺中。在烈士陵园的建造过程中,汪在君义务参加选址、征地、材料选购、工程监督等工作,为烈士陵园的建造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2005年底,一座占地面积30平方米,建筑面积20平方米的红军烈士陵园和高大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布射河上游的松源桥头边,“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自此,每年的清明节,前往这座烈士陵园参加悼念祭扫的机关、团体、学校和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西山降战斗中红军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悲壮故事,汪在君又主动承担起了义务讲解员的工作。当祭扫的人们离开后,他又拿起扫把打扫墓园。“19位烈士的事迹我讲了几十年,每次讲,我好像都能感觉到,他们就在地下静静地听我讲。”已经91岁的汪在君凝视着红军墓碑,动情地告诉笔者。

  日前,汪在君荣登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发布的“中国好人榜”。(樊成柱)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