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翟俊杰:一辈子的“长征”(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1-1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翟俊杰(戴草帽者)在《金沙水拍》拍摄现场。

  翟俊杰17岁时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前。

  翟俊杰在《长征》拍摄现场为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左)说戏。

  翘楚

  个人简介

  翟俊杰,1941年10月生,河南开封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以军事题材作品著称,主要作品有《血战台儿庄》《大决战》《长征》《我的长征》《惊涛骇浪》《我的法兰西岁月》等,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等,2005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翟俊杰,这个名字总是与“八一”“军旅”紧密相连,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电影壮歌《血战台儿庄》,展现三大战役的系列史诗《大决战》,特别是那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长征》,均出自其手。

  作为第四代导演中的翘楚,擅于军事题材的翟俊杰以其特有的韧性和情怀,拍摄了众多的南征北战,更为荡气回肠的革命史一一留下了光影的脚注。

  有人问翟俊杰,这么多年,为何如此执着地把摄影机对准革命军事题材?他的回答简洁有力:“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是的,从黄河岸边的古城开封,到风雪弥漫的青藏高原,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求学生涯,到解放军报的十年采编,军绿不改。一旦拿起导筒,扛起镜头,翟俊杰的目光更记挂于那血与火的岁月。

  三十年来,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沿着百年中国的足迹步步探寻,也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长征”诗篇。

  爱国之家

  1941年,翟俊杰出生在河南开封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翟凤鸣是一位心怀家国的传统文人,他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取名振华、兴华、保华,四个女儿取名淑华、爱华、喜华、育华,期冀每个孩子的诞生,都能为中华振兴增添一份希望。排行老三的翟保华,字汉生,正是翟俊杰的父亲。

  身为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普通国文教员的翟凤鸣,家境虽不宽裕,却珍存了不少书籍。翟俊杰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祖父屋里浓郁的书香味。

  “四岁时,祖父就教我念古文诗词。我人小,没有桌子高,就跪凳子趴在桌上看书。‘之乎者也’不太懂,就硬着头皮背。我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祖父教我学《岳阳楼记》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后逐句讲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古典诗文对翟俊杰的影响几乎伴随了其一生,尤其在从事电影工作后,他仍常常从古诗词中寻觅镜头的灵感。譬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像是一个镜头融入另一个镜头的“叠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正是“升”的镜头运用吗?而李白的《静夜思》,宛若一部微电影的分镜头剧本,画面、构图、人物、情感、色调乃至若有似无的音乐,都包罗其中。

  不仅如此,幼小的翟俊杰还从祖父、祖母的讲述中,受到许多民间故事的熏陶,像杨家将一门忠烈,包龙图为官清正;又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瓦岗寨的绿林好汉……中国人心中最朴实的忠奸之辨,爱恨是非,深深地在一个少年心中扎根。

  1938年,父亲翟保华参加了抗敌演剧十队,与《白毛女》的作曲之一、音乐家马可一起深入城乡,宣传抗战思想。然而,就在翟俊杰出生之际,父亲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遭遇严刑拷打。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