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海棠:四十余载铁路情(图)
//www.workercn.cn2017-01-18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火车的各个零件都比较大、比较重,拧起来也比较费劲,以前也没有什么自动化的工具,全是靠人力。”李海棠回忆起那段日子,火车每到一个站,他就要赶紧下去,检查一遍,光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零件有没有问题,螺丝有没有松动,“这个工作责任重大,一颗螺丝没拧好都可能影响车辆的安全。”

  冬天铁路上风呼呼地刮,手都几乎冻僵了的李海棠依旧要下车检查、维修,夏天经过了长时间的行驶,火车的每个部件都发烫,李海棠也要仔细认真地检查,没有一次例外。

  因为在车上没有固定的就餐时间,李海棠都是在家做好菜,带上米,利用车上的蒸汽,把饭煮好菜热好,一有时间就赶紧吃饭,吃完饭继续干活。8年的维修工生涯磨砺了李海棠吃苦耐劳的品质,也让他对火车的感情更加深厚。

  “分秒都不能差,不能耽误旅客的出行”

  1月12日上午10:40左右,空荡荡的梅州火车站站台上出现了一名穿着整齐制服的人,手拿着信号旗,紧紧盯着铁轨前方,不一会儿,一辆火车缓缓驶进站台。

  那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就是车站的助理值班员,李海棠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他还做过值班员。这两个岗位都是车站的重要岗位,据李海棠介绍,车站值班员是铁路运输接发列车工作的统一组织者,直接担负着铁路运输行车指挥协调、组织管理的重要职责,而助理值班员则是在站台上直接指挥的人员。

  列车能否按照规定时间抵达车站,能否按照固定时刻从车站开出,进站时应该停在哪个站台,晚点的时候具体的抵达时间等等,这些都与值班员的工作有关,值班员待的行车室,是整个车站的“大脑”,而这个“大脑”的指挥着就是值班员。

  值班员的工作繁琐,步骤概括起来就是“眼看、手指、口呼”及“一看、二按、三确认、四呼喊”,“坐在行车室里,开一点小差都不可以,因为列车的进站出站精确到每一分,不能因为我们的疏忽耽误了旅客的出行。”李海棠说。

  据他介绍,车站值班员通过通话台、对讲机与调度、邻站、司机、车站各岗位及站区内各单位保持不断地联系,合理安排调车作业及接发列车作业,以确保各趟旅客列车安全正点、货物列车的快速解编、各趟列车司机及时换班。

  由于工作出色,李海棠还曾经担任梅南站站长一职,手下管理着十多个员工。“几乎与火车有关的工作我都懂一些,因为我做过很多岗位,所以管理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李海棠说。

  虽然是小站,但李海棠也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梅州地处山区,遇到台风天等恶劣天气,容易山体滑坡,从而影响火车的通行。“三更半夜接到电话就要起来组织抢险工作,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也都习惯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能帮忙旅客解决的就帮”

  客运员,是李海棠目前的工作。一走进梅州火车站,入站口那个银色的小房间就是他办公的场所,一台电脑、一个二代身份证识别器、一个印章,组成了李海棠每天的工作。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车票。”每一位进站的旅客都能看到李海棠脸上憨厚的微笑,接过旅客的身份证和车票,电脑上显示“通过”,他便在旅客的票上盖好章归还给旅客。

  临近春节,梅州站返乡的旅客明显多了起来,但是李海棠的服务态度并没有“打折”,旅客有不懂的问题他总是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谁都想开开心心回家,我们的服务态度好一些,他们也会安心一些。”

  偶尔有一些旅客,因为没买到票或要送人,软磨硬泡地要进站,李海棠就一边苦口婆心地劝阻,一边热心地指引他们另寻他途,让旅客在感激之余反倒不好意思再为难他了。长此以往,不讲情面却又古道热肠的“大叔”形象便成了梅州站进站口的一个标志。

  “以笑服人”是李海棠多年从事客运服务工作的心得。“有时候也会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我能体谅他们急于出行的心情,但是规矩不能破。伸手不打笑脸人,我就忍耐着尽量帮他们解决问题。”因此,在验证岗位上他从未与旅客发生过争吵纠纷,更是以“零投诉”得到了过往旅客的肯定。

  由于春运压力较大,去年春运前夕车站领导考虑到李海棠的身体情况,计划安排他到轻松一点的候车室岗位,但李海棠毅然拒绝了:“验证岗位最容易与旅客发生争吵和纠纷,春运期间更是如此,我在这个岗位工作多年,有经验,让我来吧。”(记者 陈萍)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