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孟向明:给油井看病的“技术大拿”
//www.workercn.cn2016-05-05来源: 中工网——《山东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在第二届“齐鲁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孟向明是所有获奖嘉宾中最惹眼的:一身红色工装够醒目了吧,头上还戴着一顶大红色的安全帽。即便是回到台下,他的安全帽也没有要拿下来的意思。记者开玩笑问他是不是觉得这样自己更帅一些,他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地说:“每天工作都是这样啊,习惯了!”

  这就是孟向明。对生活中的小事,他永远是粗犷随意的,但是在工作中,他又是严谨认真的。作为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草西采油管理区注采三站的采油高级技师,在孟向明看来,自己更像是一名“大夫”,只不过工作场所不是在医院而是在油田,诊治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一口口散落在油田里的油井。

  “作为一名油井大夫,我应该把我的油井管理好,让它少生病,延长生产周期,少花钱、多产油。”孟向明自己总结了一套“望闻问切”的四字油井故障诊断法——望,就是通过最直观的外观看是否正常;闻就是听,听设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问,就是通过它的仪表来判断温度、压力是否正常;切,就是把脉,通过技术手段对油井的一些生产参数进行测试。多年来,这个“四字诊断法”帮助孟向明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数不清的油井疑难杂症,也让他获得了“油井大夫”的美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孟向明深知,油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想干有责任,会干有技术,巧干有绝活,实干有贡献”的职工队伍。工作中,他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创立了“三级四步”导师带徒法,近年来共带徒44人,3人在省部级竞赛中获奖,21人次在油田竞赛中获奖,2人竞聘成为了首席技师。“向明工作室”成立后,孟向明带领工作室成员广泛征集生产难题,攻克难题181项。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单位职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创造出43项绝招、窍门、金点子。

  扎根一线勇当创新排头兵,甘为人梯堪为授业孺子牛。近年来,孟向明先后完成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200余项,3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4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2项成果获厅局级奖励,在国家正式期刊发表技术论文12篇,编写、审核专业教材3本,解决生产疑难问题265项,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2014年,孟向明还获得了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贺洪梅 刘晓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