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学者 · 名家-正文
重组记忆:石黑一雄的“现代浮世”
//www.workercn.cn2017-10-1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石黑一雄

  日裔英国作家,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留痕》《无可慰藉》《别让我走》《被掩埋的巨人》和短篇小说集《小夜曲》等。2017年10月5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夹层处境:海流交汇之处,渔获最丰

  作家和作品有他们自身的时间,早于诺奖,晚于诺奖,也长于诺奖。石黑一雄真正的巅峰不在诺奖“中举”的今日,而在十余年前。那时“三雄”(另两“雄”是移民作家拉什迪和奈保尔)并茂,频出佳作,也真正具有国际热度——读石黑,要从“头”开始。1982年一举引起英国文坛注意的处女作《远山淡影》,虽然核心脑洞尚且稚嫩,却已显示了石黑一雄深藏精工、不露痕迹的笔力和风格。《浮世画家》(1986)把“第一人称的有限叙述体”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长日留痕》(1988)和由它改编的同名电影(1989)共同打造了“英国管家视角”这一叙事体类型,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的表演,几乎可以说是石黑风格的忠实视觉版,而那是他32岁时用了四周时间“闭关”,一气呵成的作品。比起1995年的《无可慰藉》和这部“中举”新作《被掩埋的巨人》(2015),1980年代的青年石黑更加透明,精准,深情,也没有包袱。

  以优雅著称的石黑一雄真正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制成有声作品、可以朗朗而吟的《唐顿庄园》式的英伦范儿美文。文化夹层的处境总是充满疏离和尴尬,但对于移民作家来说,这夹层也是最丰富的资源,就好像海流交汇之处,渔获最丰。“移民三雄”都从自身的文化和家族记忆汲取养分。但比起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和“拉美三部曲”的稳固视野、拉什迪与宗教冲突“死磕到底”的精神,石黑的题材与手法似乎都稍显驳杂了。从1930年代的上海到1990年代的英国,从《我辈孤雏》的侦探笔法到《别让我走》的科幻想象,从《无可慰藉》卡夫卡式的荒诞到《小夜曲》幽默中的煽情,似乎东摆西荡,“哪儿哪儿都不挨着”。

  “算计”还是真诚:锁定“现代性”

  石黑接受采访时,自称所写的是“国际化小说”,“包含了对于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景象”,人物可以在各大洲穿梭往来,又从容立足于家园故国。

  这种自如从容和灵活多变的态度,难免令人产生这样的质疑:是不是太过左右逢源?是不是多了“算计”,少了真诚?

  接下来的自述或许正是答案:

  “在我看来,任何一位作家,如果认为他自己所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字,那么他的读者极为有限是理所当然的。最为重要的是:他必须能够鉴别那些真正为国际读者所关心的主题。”

  从出道至今,石黑所有的题材,毋宁说都是基于此一“问题意识”而精心选择的结果。战时的上海和日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英,半虚半实的德国城市,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射着热战和冷战的创伤,他本人、父辈、祖辈和他在全世界游历时所遇到的许多人的命运都镶嵌于中;乃至于《被掩埋的巨人》讲述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其动机也是“南斯拉夫解体时的欧洲见闻”。对“50后”石黑来说,直接滋润了他的青年时代和后来的文学事业的,是披头士的音乐,西方化了的东方禅学,后马克思主义和1960年代欧洲革命,以及他们对东方国家战后新一轮的文化运动远隔重洋的憧憬和向往。所有这些,都是属于20世纪的大历史命题,在政治哲学界,它常被称为“现代性”。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