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更多】

刘云山: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蒙冀交界之处,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坝。55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包含6个林场、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沙地变林海,让荒原成绿洲”,是三代塞罕坝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功勋树”:见证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育林

因此前的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初,蒙冀之交的这片土地,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先锋,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饮水需思源,正是有了塞罕坝这片林场,才没有让北方的沙漠不断南迁,才可以拥有这么大一片宝贵的绿色资源。第一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铸就者。

“望海楼”:陪伴第二代塞罕坝人用心护林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将塞罕坝人55年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瞭望员驻守在山上的望海楼里,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小小的望火楼是塞罕坝人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护林员、扑火队员,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林场,也正是他们认真负责、忠于使命的态度,使得塞罕坝55年间,都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火情。尽管技术越来越先进,林场也配备了火情监测系统,但防火瞭望员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第二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守护者。

生态旅游:激励第三代塞罕坝人持续兴林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55年前,塞罕坝人在这里扎根,将恢复生态环境作为己任。55年后,第三代塞罕坝人,继承这片宝贵的林地,积极发挥着它的生态作用和价值。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塞罕坝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如今,塞罕坝的林木总蓄积量已经达到1012万立方米,所释放的氧气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同时,它所创造的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成为了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第三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未来的希望。

塞罕坝建设者的感人事迹

于士涛:坚守绿色的80后

塞罕坝机械林场共有6个分场,其中的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1980年出生,在6个分场场长中,是最年轻的。今年5月,于士涛获得了“河北青年五四奖章”。从省会石家庄领奖回来,于士涛默默地把奖章塞到书柜最不起眼的地方,将心态“归零”。“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也高调不起来。因为你做的事情,差不多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于士涛说。

刘海莹:用科技打造高寒荒漠“绿海传奇”

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造林人,无论在哪个岗位,刘海莹对造林营林技术总是“偏爱”的。“塞罕坝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刘海莹说,塞罕坝的开发建设,就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可持续发展的进步史。把自己所学知识和青春年华倾注到林场,做好第二代塞罕坝人,是刘海莹初到坝上时立下的誓言,如今,他仍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着。

国志锋:塞罕坝里的“啄木鸟”医生

国志锋2000年才来到塞罕坝,第一眼就爱上了这片林海。他决定留下来,和这片林海融为一体。于是,他成为塞罕坝第一个森林保护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啄木鸟”“森林医生”,国志锋喜欢这样形容自己和同事们所从事的工作,也以此为荣。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的他,深知一旦出现病虫害,对于物种相对单一、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人工林”塞罕坝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顾殿江:塞罕坝的一张“活地图”

偌大的塞罕坝林场,不论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顾殿江都能脱口而出。自1976年来到千层板林场,顾殿江已在这里工作了41年,日日以脚为笔,以心为墨,以林区为纸,绘就了一幅塞罕坝林区的“活地图”。哪里有坑有洼,哪里的幼苗长得壮实,他一清二楚。如今,63岁的顾殿江已经退休,但忙碌的季节,他仍然会回来搭把手。

陈彦娴:“六女上坝”以梦为马谱写无悔青春

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上有一个故事被人们所熟知——六女上坝。陈彦娴就是其中一位主人公。1964年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作为第一代务林人,她见证了塞罕坝的沧桑巨变。:“正是几代塞罕坝人的无怨无悔,才有了绵延百万亩的林海,这是塞罕坝人最伟大的地方。”陈彦娴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大境界!

刘军夫妇:做“林场眼睛”11年 无畏坚守护好绿

塞罕坝人常说,“望海楼”是林场的眼睛。用来望火情的“望海楼”最初叫望火楼,由于森林忌火,在楼上远望仿若一片林海,遂改名“望海楼”。瞭望百万余亩林海,看一天是看美景,看一年就成了看寂寞。而塞罕坝机械林场亮兵台“望海楼”的瞭望员刘军和齐淑艳夫妇,已经看了11年。塞罕坝全场设有9个夫妻“望海楼”,到了防火期他们一上山就是几个月,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塞罕坝精神的社会影响

学习崇高风范 树牢“四个意识”

只要人不倒 塞罕坝就不会倒

8月14日至9月11日,河北日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为主题,先后刊发5篇长篇通讯,客观真实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的从政风范和人格魅力。系列长篇通讯在全省上下引发强烈反响,省内媒体纷纷转载、推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燕赵大地掀起了学习热潮。 “树倒了,还能扶起来;林子毁了,还能种出来;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会倒!”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于士涛在报告会上引用的一句话。8月3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河北会堂举办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道出了三代塞罕坝人建设这112万亩人工林的艰辛,报告会在河北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塞罕坝林场从荒到绿的创造历程有着它特殊的意义——以实践证明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塞罕坝绿色发展的示范作用,将激励各地践行生态发展之路,其意义重大,影响久远。塞罕坝人让林海碧波向着壮阔的天空拔节生长,也向社会展现了改革攻坚、推动发展中有着最大公约数的精神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在河北省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