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陈先达:“信马”才能真“姓马”(图)
//www.workercn.cn2017-09-1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以一己之偏见‘骂堂’,是在害人”

  “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2014年底,一封见诸媒体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激起舆论,更点燃陈先达心头的忧思。

  “讲坛不能变成论坛,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课堂!”作为“既有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又有战斗意志的理论战士”,陈先达敏锐地洞察到,在高校,不仅课堂上有“呲必中国”的怪相,马克思主义也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大事,怎么了得?

  陈先达夜不能寐,奋笔疾书,在主流媒体发文《改变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状况》《批评、抹黑及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应该欢迎批评,但拒绝抹黑。抹黑不是批评,不是抨击不良社会现象,而是‘意在沛公’。”他强调:“课堂并非论坛,学生并非辩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课堂上,教员是唯一的发言者,必须正确运用自己的话语权,结合中国近代史,让‘80后’‘90后’懂得中国是怎样从苦难中走过来的。”

  这位笃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深知:一些年轻人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对马克思主义“不以为然”,倒不是因为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有了什么新见解,而是对某些社会乱象不满引起的连带反应。陈先达循循善诱:“我们现实中的问题当然存在,可这些问题,哪一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一条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致?要解决这些问题,哪一条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在文章《批评、抹黑及其他》中,陈先达郑重忠告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员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不能以一己之偏见‘骂堂’,以获取一些缺少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的学生的掌声。如果这样,是在害人,而不是育人。”

  “唯有一事最得意,弟子才高压倒师”

  “半世文章皆废纸,毕生功名只书痴。唯有一事最得意,弟子才高压倒师。”一诗吟来,陈先达眼中焕发着灼人的光彩。一辈子,他最亲近的人当数学生!

  那些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享受陈老师生动有趣、极富逻辑的授课,“把讲义整理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因为他决不讲没准备的课,不倒“白开水”;那些学生,可以随时上门叨扰,在老师家狭窄的客厅里谈古论今;那些学生,可以伴着陈老师在人大的林荫道上散步,谈哲学、谈人生,陈先达的著作《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哲学知识浩如烟海,陈先达对学生讲得最多的,却是信仰。不管是当年穿蓝布裤的学生,还是今天穿牛仔裤的学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姓马”是学习研究的专业,“信马”是滋养灵魂的信仰,只有“信马”才能真正“姓马”。

  他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是人生的“总开关”。在高校,专业课是解决专业知识问题的,哲学课则是解决人生方向问题的。“专业课学不好可以补修补考,人生方向跑偏了则很难补修补考,培养得再好也是为别人做嫁衣。”他认为,思政课关乎一生一世,就像专业知识的“瞄准器”,如果“瞄准器”坏了,发出的子弹甚至可能打到自己。

  如今,陈先达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学生中,不乏著名专家、长江学者、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海洋记得,陈老师教自己上思政课,“你把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归纳研究,由此找到马克思主义原理通往年轻人心灵的路径。”

  “他们的成就是我的骄傲,这是‘青出于蓝’的快乐。”陈先达知足。回顾一生,他久久沉思,这样说道:“我深深感觉到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最惬意的人生是专业、职业、信仰的结合。我们应该信我们讲的、我们写的,它应该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张烁)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