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用画笔为劳动者塑像(图)
//www.workercn.cn2017-06-14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把对工人的感情倾注到画布上

  记者

  从煤矿工人到石油工人系列,再到矮寨大桥建设者,多年来,您创作了很多反映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作品,缘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康移风

  我出身煤矿之家,父母等亲人都在矿山工作,我从小也是在矿山长大。25岁时,我招工进了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人。在低矮的采煤垱头,我与矿工兄弟们一起挖煤、运煤,深切地了解矿工兄弟们豪放的性格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在朴实、率真的矿工中间,你常常会被工友们那带着野性的爽朗个性所感染。后来,我被调去搞宣传工作,但我一直没有忘记矿工兄弟们。

  这些经历让我对基层劳动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多少年来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一直在影响着我,也长时期地驱动着我的创作欲望。因此,我把对他们的感情倾注到了笔墨中、画布上,把他们的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关注普通劳动者群体的生存

  记者

  从1974年创作第一幅反映矿工生活的作品到现在,已经40多个年头了。您的心态和作品的精神内容有改变吗?还会一直画底层劳动者吗?

  康移风

  我画这群矿工,这些在人类自然生存的群体中曾被某些人称之为“煤黑子”的普普通通的生存群体……在黑黑的井底,置身于黑黑的煤炭和黑黑的矿工中间,感受到的是真实、自然的本质和粗犷、率真的个性。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乃至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我做了一个画家该诚诚实实做的事。我与矿工们一起劳作和生活过多年,深知他们希望看的是更多表现他们积极的生存状态、阳光向上的艺术作品。这是我几十年画矿工的主流创作意识

  画了几十年的矿工,我总感到还没有画够,感到要表达的艺术语言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后的光景,我还会一直画下去。

  这些年,在创作大批矿工题材作品的同时,也创作了不少反映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领袖、英雄志士、湖湘文化名人的作品。为了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我多次率队写生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希望扎扎实实地在我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中构筑灿烂的力量之美。

  画家切莫把自己当成商品

  记者

  如今像您这样去表现底层人民生活的画家已经很少了,很多画家还是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您如何看待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康移风

  一幅画能卖几个钱,当然是件叫人愉快的事。画是可以当成商品的,但画家切莫把自己当成商品。画得好的大有人在,记住:艺无止境,天外有天。

  面对商品艺术、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画家要能够耐得住清贫与孤寂。我始终认为,画家要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创造取向。我决不会为了卖画而去画画,我也不会随着艺术市场变化而心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多画出几张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画,踏踏实实地尽一个艺术家应尽的职责。尽管很少有人喜欢我的黑不溜秋的矿工画,但这是我永远也丢不掉的煤矿情结,也是我年年都会要画的内容。

  把最打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

  记者

  作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艺术家,您快70岁了,还坚持外出写生,写实创作,您对青年画家有什么建议吗?

  康移风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很喜欢看年轻人的作品,也经常找很多青年人来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艺术形式,将艺术与时代结合在一起,即使是人物画为主,也依然可以记录时代。

  现在有很多年轻画家,过早地追求奇怪的形式,想形成自己的奇特风格,我并不赞成这个观点。探索风格是画家个人艺术塑造的过程,这种过程也会随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而自然地发展变化,那些试图超自然的独立,总想早早演绎出些奇迹来,损害的只会是真实朴素的自然情感,过早地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对画家的发展并无太大好处。

  我很赞成这句话“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多读点书,多接触社会生活,应该是经常必做的功课。写生不仅仅练了手,更练了心练了眼。我始终认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画品即人品”,年轻人不能急功近利,要埋头做学问,把最打动自己的东西做出来。

  (本版图片由记者商艳鑫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