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陈涌泉:观众之恩当“涌泉相报”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常怀对艺术经典的敬畏之心

    虽然艺术创作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对经典的解读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但在我看来,改编经典的前提首先是要对经典有敬畏之心,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盲目标新立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前提是继承传统,传艺、传神、传德、传真、传善、传美。只有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才能使经典艺术血脉延续、发扬光大。

    我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应属《程婴救孤》了。这部剧在多个国家演出过,累计演了九百多场,今年将第三次赴美国演出。这部改编于《赵氏孤儿》的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整部戏弘扬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敢于牺牲、不畏强暴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精神。这种美德和精神,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追求。

    创作《程婴救孤》时,我想到了我父亲。解放战争时期,我的大伯是地方游击队小组长,消息走漏后,国民党保安团到家里抓人,父亲被误当成大伯抓到乡公所,吊在梁上拷打半天,但他始终没吭一声。后来大伯、大娘相继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那个贫困年代,父亲又毅然担起了抚养两个侄子的重任。父亲的精神,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就活生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要做的,就是用当代观众的审美,挖掘和阐释“程婴们”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现他们的仁爱正义、诚信担当。万丈高楼平地起,文艺经典是艺术创作改编的基础和源泉。戏说、扭曲甚至颠覆经典,作品必定缺血缺钙、干瘪无物,必然会被观众无情抛弃。

    赢得青年才能拥有戏曲的美好明天

    现在,戏剧观众存在严重老龄化倾向,如何培养青年观众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只有青年观众源源不断地培养起来,观众队伍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戏剧才能有生存的土壤。

    十几年前,我就开始致力于这项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阿Q与孔乙己》进校园演出活动,在郑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师生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我创作的剧本《风雨故园》《程婴救孤》先后入选大学语文相关教材。在创作之余,我还经常应邀到高校做戏剧讲座。

    过去,很多人认为,青年人不喜欢传统戏曲,但就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凡是认真看过一场演出的学生,都会和戏曲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青年学子们对戏曲之热情、剧场效果之强烈,甚至远远超过了老戏迷。记得《阿Q与孔乙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演出时,两场演出不约而同出现了相同的场景:楼上楼下两千观众和剧中人齐声朗诵台词,绿色海洋里掀起滚滚声浪,场面十分震撼。其实,戏曲与青年的心灵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近得多。与其花精力讨论青年喜不喜欢戏曲,不如赶快拿出实际行动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赢得了青年观众,戏曲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才会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15年,我获得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党和人民授予我的崇高荣誉,我更愿把它看作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一种期望。艺无止境,德需长修,德艺双馨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会一直铭记在心,孜孜以求。

    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曾经给我做一台晚会,将我的主要作品汇聚在一起,给戏迷朋友一个集中展示。大家讨论这台晚会要叫什么名字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叫“涌泉相报”,因为这个名字能反映我的创作观念和心路历程。踏入戏剧界以来,我在创作中得到了很多领导、专家、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当自己的作品登上了舞台之后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所有作品来源于人民,是人民赋予了我创作题材和灵感,我的作品理应回报给人民。

    人民不仅给我们提供鲜活生动的素材,还赐予我高超的创作“技巧”。我在剧团工作这么多年,每次随团演出时,往往是观众看戏、我看观众——我会坐在舞台一侧,透过幕条观察观众,哪一点他们笑了,哪一点他们哭了,哪个情节他们无动于衷,哪个情节他们反响强烈。我把观众的一颦一笑记在心上,认真揣摩,仔细领悟,日积月累,逐渐锻炼出一种能力。写剧本时,仿佛就面对着观众,每写一段,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管控自己,掌握无法之法,写出观众爱看的戏。

    作为戏剧人,我一定会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用最美的乡音唱响时代的乐章,让戏剧艺术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更加出彩!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