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吴雨初:我是做牦牛博物馆的亚格博(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3-2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60岁再去西藏,什么都要学

  牦牛博物馆开馆快两年了,接待观众10万人次,大家都没听说亚格博有退居二线的意思,他还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情。

  牦牛博物馆离拉萨市中心有十几公里,从市里打出租车要40元钱,这里只有一趟公交车,因为交通、地理位置的原因,尤其是冬季时,人还比较少。 亚格博想尽办法。他开始各处调动专业人才,尽管这要费很大的周折,但大家都相信亚格博的巨大能量。“他太厉害了,我们西藏人办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办到。”大家常常这么说。

  而在亚格博的内心深处其实存有更大的雄心。“我希望牦牛文化能够走到祖国内地、走向世界。以巡回展览等方式,通过牦牛及其驮载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认识西藏人民,传播我们总结的牦牛精神——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至于他本人呢,他说,没想那么多,能干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做一个博物馆是几十年、几代人、甚至几百年的事情,我只是开了一个头。”

  办牦牛博物馆的同时,亚格博还收获了副产品——60岁那年,他再学藏文。他想弥补年轻时未能抓住时机苦学藏文的遗憾。

  亚格博为此想了一个特别的方法,他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藏北12年的真实经历,写成小故事,请养女桑丹拉卓翻译成藏文,桑丹拉卓一一念下来,录了音,亚格博一有空就会跟着录音学。

  桑丹拉卓对他爸啦(即藏语“爸爸”)的学习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学得挺好的,很努力,每天早上、晚上都在听录音。”而亚格博说:“我20多岁去西藏时,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要为改变西藏做贡献;60岁再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学生, 什么都不懂,都要认真学,甚至语言。”

  亚格博为学藏语写下的这些小故事后来结集在《藏北十二年》一书中。这本书很别致,有汉语、藏语、英语3种语言,每个故事都配有笔触简练、可爱的插图。翻开这本书就像在凝望雪域高原一样,让人内心宁静、明澈。因为这里面书写的都是纯美的爱,对雪域高原的爱,对那里人们的爱,更有那里人们对亚格博的爱。

  在书中,亚格博写下这样的故事:1981年2月,第一次到申扎县雄梅区。那一年冬天特别寒冷,他骑着马走过草原,差一点冻死了,是一位老阿妈救了他,老阿妈用衣襟温暖了这个陌生人冻僵的双脚。

  他还写下了这样一个温暖的瞬间:他在藏北的时候,因为海拔很高,严重缺氧,经常失眠,有一段时间连续5天没有睡着觉,他的部下次仁拉达害怕了,第6天不知道去哪里了。后来有人告诉亚格博,说他到寺庙拜佛去了,他要求佛保佑老师睡个好觉。

  次仁拉达正是亚格博养女桑丹拉卓的父亲。亚格博说,他和次仁拉达的友情延续了几十年,直到次仁拉达2008年弥留之际,这位藏族汉子甚至把自己的女儿桑丹拉卓托付给了他,从此,亚格博有了这个女儿。2009年春节,桑丹拉卓到北京在亚格博家过年,包饺子、吃年夜饭,“我最喜欢吃酸辣土豆丝、北京炸酱面。”多年来,亚格博更是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她。她在西北师范大学上学时,每学期亚格博都会给她寄书。“他给我寄来的书太多了,我喜欢《中国最美的散文》《中国最美的诗歌》,尤其喜欢朱自清的散文、海子的诗歌。”桑丹拉卓说。

  穿藏袍、喝酥油茶,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康巴汉子,他的身边还总是聚拢了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都叫他爸啦。

  年轻人会说,这个爸啦平日慈祥,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谁要是外出办事, 晚回来他都会一直担心。但在工作中,亚格博瞬间变身成另外一个人,那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亚格博。次旦卓噶说,亚格博早上6点就要起床,上午9点到办公室,每天都会工作到深夜,从不会浪费一分钟,他也最讨厌别人迟到。“吴老师说3点开会,如果我们晚到了一分钟,他就会马上生气。他会说:别说了,不要在时间上惹我。”而50岁的尼玛次仁也说,“吴老师从来没有休息日。他实行的是白+黑、5+2工作模式。”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