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盘点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5 沈从文: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学者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湘西民风民情,那淙淙流淌的沅水,清新古朴的凤凰小城,原始、粗犷的傩戏,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与交融,构成了沈从文作品的独特魅力。

  沈从文(1902—1988),苗族,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青年时代在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感召下,毅然离开湘西,独闯京城,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才,先后在中国公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当时已有“多产作家”之誉。在1949年前,他已出版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西散记》等。沈从文一生文学作品卷帙浩繁,出过六七十本小说、散文等集子。从80年代开始,海内外兴起一股强大的“沈从文热”。在欧美国家都有好多爱好者在研究沈从文,如在美国有三四十人因研究沈从文获得硕士、博士头衔;在法国巴黎大学甚至做出过这样的规定:凡是要投考“终身中学中文教员”的,都要读四本中国文学书,其中必须有一本是沈从文的作品;在日本,从20世纪30年代便有专业研究沈从文的。沈从文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鉴于沈从文的巨大影响力,海外一些汉学家开始推荐其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最早发起推荐的学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锺开来教授和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在他们的动议和影响之下,一些欧美汉学家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加州州立大学的许芥昱,德国鲁尔大学的马汉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马悦然等学者共同给瑞典文学院写信推荐中国的沈从文。1982年,金介甫把这些推荐信和沈从文的一些英译著作与小传提交给了瑞典文学院,但那一年沈从文先生并没有获得这项奖项。1983年,金介甫与马悦然又提名沈从文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1985年,中国文学的知音和挚友、汉学家和翻译家马尔姆奎斯特(中文名马悦然)当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他是欧洲汉学协会会长,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马悦然在青年时代就被沈从文那散文诗般的小说迷住了。他说,沈从文的“魅力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是现代中国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翻译过他的短篇小说,《边城》是一首散文诗,非常动人的。所以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作家。”1987年至1988年,马悦然和其他瑞典翻译家翻译的《边城》和《沈从文作品选集》正式出版。一时间,沈从文代表作的翻译和出版,成为瑞典文化界的重大事情,沈从文的作品立即赢得了瑞典读者善于发现美和喜爱美的心。

  1987年,几个地区的汉学家和文学家再次提名沈从文为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家的候选人。经过激烈的角逐,沈从文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只有5人的“决选名单”。经过激烈的辩论、评议和表决,10月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籍俄国诗人布罗茨基。1988年,沈从文再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是,不幸的是,沈从文在这一年的5月10日与世长辞。也许是对中国作家诺奖情节深有所感,又因“对沈从文的钦佩和对他的回忆的深切尊敬”,马悦然“打破”了严守秘密的规矩,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曾有表态:“沈从文曾被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提名为这个奖的候选人,当他1988年再度进入当年的终审名单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他的候选人资格。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辞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一奖项。”从马悦然院士的表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沈从文确已进人终审名单,至少在他眼中沈从文是极有可能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的。

  沈从文虽然最终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这从推荐沈从文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欧美汉学家们对沈从文先生的高度评价即可看出。金介甫说:“我代表欧美的中国文学研究代表团的所有成员,提名中国北京的沈从文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我们认为,沈从文是唯一应获此殊荣的在世的中国人。如果在这一代人中授予一个中国人文学方面的奖励,我们认为沈从文获奖是至关重要的,他的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沈从文创作了几百部文学作品,其中的许多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可以列入伟大的世界文学之林,他用相同的风格、简洁的结构和文学的智慧,探究复杂的人生和具有细微差别的丰富生活内涵,这些作品,与此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相比都毫不逊色。”

  中国人有诺奖情节,因为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世界认同感:饱含了中国百年屈辱历史的强国梦想;象征着中国在大国崛起时代的中国力量。它可以鼓励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唤醒中国人的全球意识,可以激发中国人的自信心。回看百年来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对我们如何看待获得诺贝尔奖仍有许多借鉴之处。(苏宇涛 魏庆刚)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