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汤一介唯一自传《我们三代人》年内将出版(图)
//www.workercn.cn2015-09-2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批学术研究急功近利

  《我们三代人》看起来是写三代读书人的故事,但在汤一介的弟子们看来,书中传达最多的还是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报效国家的情怀,这些对当今学术界和学者而言,都值得珍视和传承。

  汤一介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汤霖是清末进士,父亲汤用彤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是贯通中西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汤一介提到祖父和父亲都时常诵读《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和庾信的《哀江南赋》的情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对他影响至深。

  郭银星认为,从字里行间,她能感觉到汤一介对父亲的学问、成就非常敬仰,他认为父亲是个伟大的学者。“在书里,汤一介写到了父亲对他的唯一一次责骂。”郭银星介绍,1957年春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在中华书局再版后,编辑曾找到汤一介,问是否可将《隋唐佛教史稿》整理出版。汤一介原本想父亲身体很不好,书早些出版该是好事。谁知汤用彤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那只是一个初稿,还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汤一介写父亲做学问的严谨,他更发出深深感叹,如今学术研究已日趋急功近利,“或以学术为做官之敲门砖,或以文章为谋利之本钱,使得今日相当多的学术著作成为应急的‘急就章’,败坏了学术风气。”他还批评道:现在当政者还希望出什么学术大师,岂不可笑之至也?

  汤一介弟子、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杨浩已读过《我们三代人》样书,他认为,现在的学术研究越来越零碎化、微观化,不少国学研究者就不学外语、不研究西方哲学。而反观汤用彤那个时代的学者,学术研究视野宏大,到了汤一介这儿还有所继承,“汤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有中西宏大视野,他对西方哲学相当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有很精深的研究。他向来认为研究方法不能复古,不能走向对传统文化的纯粹迷信。”

  汤一介弟子、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苑天舒更有一番触动,“现在一些知识分子,尤其一些公知,是以解构、批判为己任。但汤先生不是,他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是建构的,而不是解构的。”苑天舒说,所以通过全书能看到他无处不在的爱国心,他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的文化,他舍不得破坏里面的东西,他也有批评,但他所有的指向都是希望这个国家美好。(记者 路艳霞)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