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北大设灵堂今起吊唁汤一介 追悼会15日举行(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9-11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汤一介先生的夫人乐黛云昨天一袭黑色套装,平静地整理汤先生的生前物品

 

昨天,北大哲学系的教师自发前来吊唁汤一介先生

  昨天,北京大学发出讣告,著名哲学家、“《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汤一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9日2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北大已在校内人文学苑设置灵堂,从今天起至14日接受吊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15日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昨天一早,汤先生的学生、同事就自发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哲学系的办公楼进行吊唁。一年多之前,汤一介先生被诊断出患有肝癌。周一因为病情加重从北大校医院转到北医三院时,肾功能已经有了严重问题,8日晚上开始呕吐,9日下午开始血氧降低、心律不齐,9日晚上就传来了噩耗。“先生已经有了嗜睡的症状,走得很安详。”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与汤先生相识于十多年前,知道先生身体一直不好,但仍然觉得“太突然”。昨天晚上接到汤先生家人电话后,干青松赶到医院,陪同汤先生走完了最后一程。

  北京大学《儒藏》中心的副主任杨韶蓉说,如果汤先生依然健在,昨天他应该会出现在湖北省黄梅县,在这片汤先生的祖籍地上,父亲汤用彤的纪念馆昨天正式开馆,北大校内的汤用彤纪念馆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如果汤先生依然健在,他的同事和学生昨天应该会商议如何向汤先生转达教师节的问候,再过一段时间他们还会聚在一起商议如何为汤先生庆祝88岁的寿辰。但是,从前天晚上陆续得知汤一介先生仙逝的消息之后,准备汤先生的后事成为了他的同事和学生昨天最重要的事情。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正式发出讣告,汤一介先生的灵堂将设在人文学苑1号楼的108室,这是一间人文学苑的会议室,能够同时容纳六七十人,距离汤先生的办公室仅有百余米的距离。下午3点钟,会议室已经被腾空。从今天开始至14日,每天早上10点到下午5点,这里将接受来自各方对汤一介先生的吊唁。15日,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探访

  同事

  汤先生的家训也是我们的工作态度

  平易近人是汤一介先生给同事最直观的感觉。干青松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曾经出版过一本有关于儒学的书籍,万万没想到出版不久汤先生就找到干青松,对他书中的内容给予了一番详细的评价,“我没想到他年纪那么大,那么忙,又是‘大家’,还能仔细看我写的东西。”

  使命感、责任感是汤一介先生给他的同事们最深刻的印象。“先生事必躬亲,每次开会他都来,一开就是四个多小时。”《儒藏》责任编辑之一的张丽娟提起与汤一介先生的共事,略带哽咽。《儒藏》中心的副主任杨韶蓉说,他们每次去探望汤先生,先生即便在病中也依然惦记着《儒藏》的编纂工作。10年前,汤一介先生就说过,国家民族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来支撑,“上个月的时候,先生还嘱咐我要文化复兴。”汤一介的学生李中华上个月去探望他,他在病床上还嘱咐学生要加紧工作。

  学生

  毕业礼物是一本《儒藏》

  哲学系系主任王博在1985年成为了汤一介先生的学生,第一堂课是汤先生讲授的魏晋玄学,“刚毅木讷,温而厉”这两句来自《论语》的句子是汤先生给王博留下的深刻印象。在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但待人接物就非常温和。

  俞菁慧在2009年成为了汤一介先生的学生,2013年她从北大哲学系博士毕业,导师汤一介先生让他们从《儒藏》精华编中挑选一本最喜欢的,作为毕业礼物,这让曾经参与过一部分《儒藏》编纂工作的俞菁慧惊喜不已,“先生是把自己最挚爱的东西送给了最挚爱的学生”。

  2011年,又有一位“王博”成为了汤一介先生的学生,他是哲学系2011级的博士生,与系主任同名。这位博士生的每一篇论文都是汤先生逐字帮他改出来的,“汤先生不能出席我的答辩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