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慈欣:写科幻是对平淡生活的补偿
//www.workercn.cn2015-09-1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对话刘慈欣

  Q:《三体》获得雨果奖后,有人称你“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世界水平”。你怎么看?

  刘慈欣:获得雨果奖,当然很高兴了。因为中国科幻自清末诞生以来,一直由西方输入科幻作品;然后我们产生了自己的作家,开始创作作品;直到不久前,我们才开始反向向西方输入科幻作品;现在,《三体》获得西方科幻界最高的承认,这条路走了100年。这之间有很多前辈,像梁启超、鲁迅先生、叶永烈……为之不懈努力,这条路很漫长、很艰苦。当然,我写作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看的,不是冲着某个奖项去的。我把这个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鼓励吧。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更多的美国读者读到我的小说。

  Q:这次获奖之后,你受到了很多人关注。你会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城阳泉到大城市吗?

  刘慈欣:我不会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居住,因为那些地方社会活动太丰富了,你没办法静下心来。我呆在山西,待在阳泉而不是太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图一个清净。我最烦的就是各种社会活动的干扰。如果能在阳泉不受打扰,我愿意一直扎根下去。

  Q:你曾经说科幻文学的兴盛是与国家实力密切联系。这如何理解?

  刘慈欣:在西方,科幻文学就叫“国家实力的晴雨表”,这个特点别的文学体裁没有。你观察会发现,在科幻诞生的两个世纪过程中,科幻最繁荣的国家也是国力最强盛的国家。所以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深层原因就是当前中国的实力提升,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

  科幻的产生在英国,其时间正好与“日不落帝国”称雄世界的时间相吻合。科幻的黄金发展期在美国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正是美国快速崛起的时代。中国的科幻文学发展了一个世纪,没有引起西方的任何注意。而《三体》作为第一部进入美国的科幻小说,得到如此之高的荣誉,如果仅仅以作品自身的原因来解释,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它也有发行的因素、翻译的因素,但从根本上来看,就像美国媒体指出的那样,就在于中国国力的急剧上升,提高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迹象。

  Q:《三体》已经开始拍电影了。不知道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刘慈欣:《三体》电影的外景在上个月初刚拍完,现在正进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过程比较长,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可以和大家见面。我知道,好多网友要拿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作比较。美国电影已经非常成熟,有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制作系统,但即便如此,它称得上经典的也屈指可数,排第一的是《2001太空漫游》,第二是《银翼杀手》,第三就有争议了,有人说是《黑客帝国》。现在中国拍第一部高成本科幻电影,就指望达到《2001太空漫游》的水平,这根本不可能,不现实。

  (陈俊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