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慈欣:写科幻是对平淡生活的补偿
//www.workercn.cn2015-09-1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刘慈欣

  8月23日,52岁的刘慈欣凭借作品《三体》拿到了世界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雨果奖”,这是亚洲人首获这项“科幻诺贝尔”殊荣。刘慈欣获奖的消息在国内传开之后,不到两小时,《三体》就登顶亚马逊畅销书榜单第一位。

  “我不是故意在边远地区生活的,尽管人们都这么想。”刘慈欣说。

  这名目前中国最畅销的科幻著作《三体》的作者,大学毕业近30年来都没有换过单位,一直在山西阳泉的一个发电厂做工程师。直到2014年才正式调入阳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同年11月宣布担任电影《三体》的监制。

  与大家的猜测不同,刘慈欣不发微博,不装微信,不是因为低调,只是因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至于为什么要待在偏僻的阳泉,“我也想来北京,但北京的房子买不起啊。而且总要有工作才能来吧,我们体制内的工作,调动不容易”。

  他的手机功能除了打电话就是发短信,或者记下一些吉光片羽的灵感——打开老式的电阻屏手机,里面存有100多个文档,都是由质子、空间这样的词语组成的零散片段。

  在他看来,读科幻、写科幻,从一个科幻迷成长为科幻作家,其实都是出于对平淡生活的补偿心理。

  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我的个人经历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很平凡,也很平淡。”刘慈欣反复强调。

  在他的记忆里,中学时,文理科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不好也不坏;虽然一直在重点中学,但从小到大和老师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不积极参加活动,不是“受关注的学生”。高考时,能选的学校和专业就那么几个,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大学时,有过当科学家的想法,但要当科学家就得读研究生,他没有考,“考了也考不上,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只有一个保送的”。

  然而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渐渐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小伙伴不太一样,就是“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我来说,多大的宏观,我都能把它形象化”。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时,就马上开始想象:光1秒钟能绕地球7圈半,这么快的东西走一年,能走多远啊!“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就特别有画面感,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伙伴就不觉得有多远、多震撼。”

  由于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小学二年级时,刘慈欣转到阳泉读书。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都是“文革”时的禁书,被父亲藏在床底下,刘慈欣便偷偷拿出来,一本一本地看。其中的莎士比亚著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三年级时,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

  现在,刘慈欣把这种感觉描述为“我生下来就是看科幻的”。

  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科幻”这个词,当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告诉他,这是科学幻想小说。当时,他身边也没有人知道科学幻想是什么东西。在“文化生活的贫乏是无法想象的”时代,刘慈欣只能一遍遍地读箱子里的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与科普书籍相比,他觉得凡尔纳的书“更浪漫,读的时候觉得离科学很近”。

  那时,刘慈欣只在一个地方能看到与科幻有关的信息,就是父亲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他还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年只有几部样板戏可看,一直到10余年后,他才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照,而《星球大战》正式在中国上映,是22年以后。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