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慈欣:写科幻是对平淡生活的补偿
//www.workercn.cn2015-09-1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

  尽管报纸上已经不断提到世界上有《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这样的好电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慈欣也只能看到一些“三流”的科幻电影。

  他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未来世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被引进的几部美国电影之一。他还记得当时电影院的盛况,连夜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一张电影票,放映时,连影厅的过道都站满了人。之后,广播里还会播这部电影,并附上解说员的解说,他又听了很多遍。当时,刘慈欣还不知道这是一部续集,20年后才看到它的前传《雪洗乐园》。

  刘慈欣上初一时,“文革”结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科幻进入黄金时代,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出版,引起轰动,他喜欢的凡尔纳作品系列也相继出版,“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那时的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个出版社在出长篇小说,每出一部你到书店都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刘慈欣说。

  但好景不长,1983年他读大学时,科幻被作为“精神污染”加以清除。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的科幻作品“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他也感到“非常恐慌”。如果想找科幻书,只能去北京的外文书店,但都是几十块钱一本,根本买不起,他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到1980年代末,一些科幻作品才开始披着别的文学的外衣被陆续引进,比如罗杰·泽拉兹尼的《科魔大战》。“我眼睛很尖,一看就知道哪些是科幻。”刘慈欣说。

  庆幸没被经常性的活动分散精力

  在阳泉,刘慈欣曾经工作过的娘子关发电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刘工”业余是个科幻作家。他读初二的女儿也并不觉得爸爸是个多了不起的人,因为虽然会看到爸爸经常接电话、发邮件,但从没有人会来家里拜访。

  除了工作,在晚上的闲暇时间里,他会看电影《冰河时代》《疯狂原始人》,宫崎骏的动漫,也会去豆瓣网上看读者对《三体》的评论。在《三体》中,他最得意的一个创意就是质子的低维展开,在上面刻电路,“但不知道为什么,读者却反响平平”。

  这个曾经的游戏迷已经没有时间玩游戏了,尽管他很想玩。在刚刚有电脑的时候,他就曾没日没夜地在DOS系统里玩游戏;互联网刚兴起时,他也天天泡在聊天室、论坛上玩。

  在科幻圈,刘慈欣的交际并不广。“我和其他科幻作者、出版方、读者的联系都很少。”刘慈欣说,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与任何一个读者保持过长期的联系,也很少有人会给他写邮件。每次来北京,他也不一定会见科幻圈的人。

  “我没有怎么融入科幻界群体里,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写,旁边没有谁可以交流。写作本来就是孤独的、幕后的事情,不能离人群太近。你让读者见到的是你的作品,不是你本人,你是通过作品和读者交流的。”刘慈欣说。他也庆幸自己没有居住在大城市,融入到科幻圈中去,这样会被经常性的活动分散精力。

  很多大学请他去做讲座,他从来不去。“去了说什么?我又没有新的作品、新的想法。这些都说了100遍,别人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也许写科幻跟看科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我就是这样。”刘慈欣说。

  他也经常在晚上突然醒来,对自己的想法和故事失去信心,“感觉很糟糕”。“危机感就在眼前,《三体》第三部出来都快3年了,写不出来了。这不仅是一种危机感,而且是末日感,是一种很致命的感觉。未来紧跟在屁股后面,摆脱都摆脱不了,你还写什么?”(陈竹 宋雅)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