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种树老哥俩(图)
//www.workercn.cn2017-09-17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林子成了,鸟来了

  “有句古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话对着呢。”贾文其说,最早感受到这片树木已经成林的,不是人,是鸟。

  植树第5年的一天,贾文其背着贾海霞过河时,不由自主停下。他听到林子里传来鸟叫。白鹳、黎明鸟、喜鹊、麻雀……这仅是贾文其能识别出的种类。

  贾海霞也听到了鸟叫,但他看不到树林的样子。眼睛尚存的一些光感,让他觉得这片刚长成的树林比起村里其他地方,暗一些。

  “来,你来摸摸。”树冒出新芽的时候,贾文其总是喊贾海霞到树跟前。贾海霞就用两根手指轻轻捻起一片嫩芽。

  有次两人因为植树的选址吵架,到了傍晚,贾文其往贾海霞身上蹭了蹭。贾海霞知道是要收工回家,就趴在贾文其肩上,等他背自己回去。

  他们总共种下30000多棵树,最终存活10000多棵。植树的第6年,老哥俩已经不用到别人家战战兢兢砍树枝,因为自家的树已经长成,只需就地取材。

  午后太阳最毒辣时,他们在树林地上铺一层塑料睡觉。舒展四肢,睡饱了再劳动。这是他们种树后最惬意的时刻。

  树林种成了,村庄成为受益者:风沙小了,孩子们也有了夏天在外乘凉的地方。渐渐,100多位村民纷纷在荒滩靠近道路的地方种起杨树、柳树。

  让贾文其觉得自豪的是——尽管村里人都种树,但没有哪户人家的树木超过100棵。

  2014年,社会爱心人士筹资3000多元帮他们挖出一条400多米的水渠。水分充沛,树也长得更快。而贾文其心中,1996年树被洪水冲毁的那一幕始终存在。

  两人想去申请承包村后山的一块地种树,这样被洪灾冲毁的概率小。可惜后山打井取水不易,大部分田地还已被承包,两人只能放弃。

  贾海霞的儿子贾利宁从小就把树林当成和伙伴们玩乐的好去处。由于家境贫寒,贾海霞植树多年又未见收入,贾利宁从读职高时就开始半工半读。

  贾利宁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问他父亲的职业是什么,他简单说了两个字“务农”,随后又自豪补了四个字“种树的人”。

  本想换钱糊口的树,15年没卖过一棵

  2014年,在贾文其和贾海霞的回忆里,是他们的转折之年。这片原本安静的树林,“被发现了”。

  最初是冶里村一位村民和井陉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杜建文聊天时,不经意说起老哥俩种树的事。杜建文拿着相机在滩上目睹让他惊诧的一幕:“看不见的贾海霞能爬上几米高的大树砍树枝;没有胳膊的贾文其能用脖子提水浇树。”

  照片在网络上传开,各路媒体纷至沓来。

  “媒体总让我们说正能量的话,树榜样。”贾海霞和贾文其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采访要求,但他们偏要一五一十从头说起,包括刚开始种树只是为了“卖钱”。

  “后来,树林成了,不舍得卖了,从村子的改变知道绿色植被对于一个地方的作用了。”贾海霞说。

  很多时候,他们也闹不清楚来采访的究竟是哪家媒体,只知道多说种树的好处,“肯定对鼓励大家种树有帮助”。

  “CNN也来采访过我们,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老哥俩说,他们就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爱种树,喜欢绿化”。

  采访最密集时,他们一天接待媒体有十几家。由于反复出镜,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有阵子两个人都累得去医院打点滴。

  直到洪水来的当天,还在接受采访。老哥俩心底有点后悔——早知道这样的结果,还不如早点把树卖了,起码能改善生活。

  其实这几年来了很多买家,有的出价100元买一棵树,可是两人想想,依旧一棵没卖。

  贾海霞的妻子有些怄气,“别提了,都白种了。15年也不知道捣鼓了些啥!”她现在靠在村口摆摊卖炸串过活。如今,贾文其不爱去贾海霞家中,总觉得面对他的家人,有些发怵。

  贾文其说:“那些树还没有大,舍不得。”

  贾海霞起身帮贾文其把水桶里的水倒进脸盆,笑着问:“长大了,你就舍得了?”贾文其朝贾海霞的小腿肚轻轻踢了一下,仿佛是在制止他吐露心里话。

  开春了,我们还是接着种

  “我和他上半辈子交集不深,但我们因为种树这件事,下半辈子注定要捆绑在一起。”贾文其趁贾海霞不在时对记者说。

  在他眼里,自己是“天生残疾”,贾海霞的残疾系“后天”,因此贾海霞在遇到难处时更愿求助外力,而贾文其习惯了自我消化。比如在媒体面前,“我们残疾人”是贾海霞的高频词汇,但贾文其听到时,总是抽烟不作声。

  不过,这次贾海霞主动提出再种树,贾文其觉得贾海霞变了。

  “种树,是我们想到的对社会上帮助我们的人的回报。”贾海霞说。

  今年春天,他们在原来的荒滩上种下3000多棵树。

  “走,我们去走走。”在家聊天时,贾文其几乎每隔1小时,就向记者倡议一次。走到荒滩深处,贾文其兴奋指着树苗,啧啧叹道:“看,恢复得多快!”

  但事实上,“洪水过了,土层薄了,怕是种不活太多了。”前不久,哥俩拒绝了当地媒体为他们呼吁的开挖沟渠的爱心倡议。

  眼见着挖掘机都开来了,他们还是紧急叫停。原因很简单——夏天雨季未至,有没有洪水还是未知数。如果树又被冲走,可以再种;水渠却是别人的善意和心血,他们不忍被毁。

  贾文其在荒滩边,和记者讲起一段往事:1978年,贾文其初中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队里的林业队任护林员。

  “过去一片片的树林,种类可比现在多。山上种的有松树、柏树、核桃树、桃树、梨树、杏树……”贾文其说当时的林不用“护”,因为所有人都自觉,觉得一棵树长得好赖是“天大的事”。

  他期待这种情怀的回归。“这次再种15年,我们想把树留下去,给子子孙孙看。一个没手的,一个没眼的,造出了这片林子。”

  贾海霞扳着手指和贾文其算过,如无意外,他们十多年后都还活着。贾文其未婚无子女,未来打算入住公立养老院;贾海霞的儿子刚工作,生计压力也已减轻。

  万一洪水再袭,新种的树怎么办?老哥俩回答:政府也在帮着关心解决,现在只管种好眼前的树。

  “树虽然不卖钱,日子却也过得更好了,得看你怎么看。”贾文其把脚探进小水沟,恣肆地洗了洗。虽然河水混杂着泥水,可他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洁净。

  “等树苗成树,这片土地就能绿下去。”贾海霞憨笑着,他知道这时的贾文其又正叼着烟点头。

  15年,复15年。他们已经习惯,像鸟做窝一样,把整片树林慢慢衔拢。最终,“在心里搭起了什么东西”。贾海霞说得朴实,贾文其默默点头。(见习记者 杨书源)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