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库尔班江:新疆人要讲新疆好故事
//www.workercn.cn2016-08-03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6年6月,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同时该片的网络点击量也超过500万次。影片中,导演库尔班江采访了500余位来到其他省市工作的新疆人,宣传来自新疆的正能量。

  两年前,库尔班江就曾在国内刮起过一股“新疆热”,2014年10月,他的摄影集《我从新疆来》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他用4个月的时间,走访20多个城市,纪录100多位新疆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个从新疆和田地区走出来的青年,想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新疆,了解中国。

  过去几年,这个小伙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库尔班江。

  1982年,库尔班江出生在新疆和田市。很早就在江浙地区做玉石生意的父亲告诉他,走出和田学知识,人生舞台会很大。

  幕后

  得到佟丽娅陈建斌帮助

  1998年,库尔班江考上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师范学校的汉语专业。汉语不好的他专门向校方要求,他想和汉族同学住在一起。

  2001年,从学校毕业后,库尔班江开始做玉石生意,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2005年,央视纪录片《胡杨林》来到和田拍摄,库尔班江担任摄影助理,这是他生平头一回接触摄像机,还航拍了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一年半后,片子拍完了,库尔班江面临人生的选择,是留在和田,还是出去闯荡。“当时他们跟我说,要不你去学摄影吧,我说好啊。”

  2008年,库尔班江读完了中国传媒大学四年的成人课程教育,“我那时在全校蹭课旁听,有些课程我反复听了三四遍。老师们都‘烦’了,因为我上课一定坐在第一排,一下课就抓着老师问问题。”至今,他还留着当时的笔记本,七八个本子上,满满当当写满了汉字、拼音、维吾尔语三合一的笔记,只有他自己看得懂。

  上课期间,库尔班江拍摄的纪录片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虽然不是正规学生,但被传媒大学认可了。”

  2011年11月,库尔班江曾在国家图书馆举办和田主题摄影展,7天展览吸引1.5万名观众。展览过后,库尔班江想拍一部纪录片,讲新疆人的故事。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新疆部分的镜头正是由库尔班江掌镜,观众们记忆犹新的,是他专门拍摄的一组新疆切糕镜头,这为他进一步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2014年4月1日,库尔班江在网络上播出一组照片,照片记录了30个新疆人工作与生活的故事,照片引来网络一片点赞之声,这让他很受鼓舞。“我没想到居然影响会那么大。我想,如果我出一本书,放100个人的故事,影响力一定会更大。”

  库尔班江趁热打铁,寻找了更多故事。新疆籍演员佟丽娅、陈建斌、李亚鹏也相继加入了摄影集的采访和拍摄工作。于是,《我从新疆来》很快成册,它记录了一百位在中国其他省市打拼的新疆人故事。库尔班江说:“这本书讲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故事。”

  很快,《我从新疆来》引来了高度关注。201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库尔班江和书中部分人物代表。

  库尔班江至今还对和俞正声见面的情形记忆犹新:“俞正声主席虽然第一次看到我们这些人,但他能一个个对上号,而且讲得出来每个人的故事,大家都很惊讶。比如我的一个伙伴介绍自己在中石化工作,俞正声就问他,你开了一个小餐厅是吗?是不是餐厅里面留不住人,现在还是那样吗?”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