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农民工昝行建:创办合作社周边245户农户获益
//www.workercn.cn2016-07-2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没办法,太穷了!”几年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马营村农民工昝行建想了不少办法,也吃了不少苦。

  农民出身的昝行建和村里的乡亲们一样,都指望着家中的几亩薄田。可有时一年到头,地里的收成还不够家里的口粮。就这样,“逼”出家门的昝行建在外打工闯荡几年后,开始做起了贩运牛羊的生意。

  “2007年,我贩运牛羊挣了8万多元,当上了全乡在外打拼致富的第一名!”昝行建笑着说,而此时,他的家乡马营村全村200多户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

  当了“首富”的农民工昝行建一下子成了村上的“红人”,2008年,村民们选他为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致富的担子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可到底怎么发展呢?看着村子周边的林地,思前想后的昝行建琢磨着利用这一地理优势,让大家养鸡致富。

  “养鸡还能挣钱?”一听说要成立合作社养鸡,村民们都不太相信,开会时,全村700多人只来了14人,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的昝行建羞红了脸。2010年,青海省直某机关对口帮扶马营村,给昝行建创建的合作社送来了孵化机、发电机、鸡饲料等必需品,同时,合作社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技术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这个有22户村民入股的互助县松多乡葱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运作起来。

  村民昝尔见尚和妻子是合作社的第一批员工。

  “第一个月,我俩就拿到了1200元的工资,能在家门口赚到钱,我之前想都不敢想。”提起刚刚加入合作社的情形,昝尔见尚有些激动。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昝尔见尚夫妻二人在合作社每个月的收入超过了5000元。看着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昝尔见尚也萌生了自己养殖的念头。

  昝行建听说昝尔见尚有这个打算,通过合作社投资35.8万元给昝尔见尚修建了厂房,并购买了设备、鸡苗和饲料,第一年,昝尔见尚挣了4万多元,而从第二年开始,收入一下子超过了20万元……

  “现在,我们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3.5万只左右,带动了周边245户村民。”提起今后的发展之路,昝行建信心满满。(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中工网通讯员 咸文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