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就想在城里安家的80后农民工
//www.workercn.cn2016-07-17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涌起一轮农民工潮,大批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由于缺乏技能,大部分农民工从事辛苦的体力活。当时,在农民工中流行的一句话是“进城赚钱、回家盖房”。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已步入中老年并逐步退出城市、返回农村,他们的子女即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目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进城务工青年已经超过1亿人,他们中的很多人没从事过农业生产,也不想再回到农村。相对于老一辈“城市过客”的心态,他们已然有了成为“城市一员”的心理准备。

  本报走近这些80后进城务工青年,了解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融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

  引子

  正是一年中装修施工的旺季,于猛这些日子没得闲:“有一阵子没回老家看看爹妈了,这些天雨水大,心里挺担心的。”

  于猛嘴里的老家是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前几年发过水,所以夏天雨水一多,于猛就不时给留在老家的弟弟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

  那个乡村有于猛的牵挂,但在他心里,那里只是老家而不是自己的家了。1981年出生的他,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到沈阳十多年了,如今在一家规模较大的装修公司当现场小班长,月收入6000多元。

  前年,为了让媳妇孩子有个着落,一直租房住的于猛在沈阳市白塔堡地区买了一套93平方米的房子,用多年的积蓄交了首付,又贷了30万元,总算在沈阳安了家。

  有了房子,于猛的心里就更踏实了,感觉离扎根城市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我想在城里安个家

  不用太大也不用在市中心

  像于猛一样,不少进城务工的80后农村青年也想着在城里安个家。

  1987年出生的孙宇是顺风快递的一名快递员,虽然公司供吃供住,谈了女朋友后,两人商议着也要在沈阳买套房,“60平方米就够,我俩都是外地的,希望能在沈阳扎下根。”

  记者调查发现,想在城市安家落户的80后在进城务工青年中比较普遍。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进城的初衷有所不同。

  十多年前,于猛和叔叔进城打工,叔叔在木材市场干活,只想趁着身体好,多挣几年钱好回去盖个房给儿子结婚用。于猛可不这么想,他从村里出来就没想回去:“在城里打上两个月的工就能抵上农村种地一年的收入。”

  即便已经在小城镇就业的80后,也更向往大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期待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不想一辈子窝在农村和小城镇里。

  职高毕业的孙宇最早在盖州市工作,由于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和当地工作需求不对口,一直对工作不满意。地方小、机会少,想到大城市看看,促使不少和孙宇有一样想法的80后到城市闯一闯。

  有数据表明,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超过一半的配偶在同一城市打工,因此,在城市置业的意愿更为强烈。对他们来说,购房是一种融入城市的心理需求。

  “什么学区房、投资性的房产,咱都不敢想,关键是生活要方便,价格要低。”考虑到这些因素,于猛相中了沈阳市白塔堡地区,“离中心城区不是特别远,周边超市、市场都有,公交车不少,地铁已经规划到这儿了。”

  但是,城市高昂的房价对进城务工青年来说,是融入城市生活一道最高的门槛。

  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工作的段晓辉就感觉压力挺大,“儿子两岁多了,我和爱人月收入加起来不到1万元,除去生活成本也存不下几个钱。”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进城务工青年普遍有在城市安家的愿望,但绝大多数都没有住房公积金,个别企业给缴纳公积金,标准也比较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