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黄子材:致力传承柏泉文脉(图)
//www.workercn.cn2016-03-31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86岁高龄的黄子材

  “孤桐木已乏枝荣,差幸移花结实浓。宗室多情争作客,年华未老愧称翁。也从堂上分甘味,聊向人前掬笑容。江夏家声征发越,虽然异曲总同工。”

  这首70多年前乡间私塾老师的七律,本已被人遗忘。但经过黄子材的回忆,又编入《柏泉诗联集》,成为当地文化记忆,得以传承下去。

  他已经86岁了,但是仍背得出上千首诗文。其中,当地乡贤的200首诗歌,都是由他的记忆导出来。

  七律的作者,黄治平,就是新中国成立前柏泉一位受人尊重的乡贤。黄子材至今记得起先生的样貌:身材清瘦、一袭长袍、戴着近视眼镜,散步乡间,沉吟片刻,即有佳句。

  除了作育英才,教化一方子弟。黄子材说,老先生对他和他同龄的柏泉人,做人处事影响很大,“他教我们做人要三省己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除了黄子材,著名哲学家张世英的父亲张石渠,也在黄子材心目中分量很重,“老先生当时宁可躬耕乡间,忍饥挨饿,也不向日伪政权低头,是我们柏泉人公认的表率。”

  张石渠虽在汉口谋生,但是仍在柏泉生活。死后,惟留下破房一间,书籍12箱。

  黄子材,退休之后,放弃在吴家山生活,于2005年搬回柏泉,并入住柏泉新苑,成为社区一名文化志愿者。

  他凭借自己深厚的国学功底,先后整理出《柏泉集萃丛书》:《柏泉诗联集》、《柏泉人物集》、《柏泉风物集》、《柏泉民俗集》四套大众读本,并参与柏泉历史考证,受到各方专家高度肯定。

  “传承柏泉文脉之外,老先生的品格也受到大家的推崇。”柏泉新苑社区书记刘建国说,老先生对待晚辈非常亲切,只要社区有需求,总是积极支持,“过年为大家写春联,指导其他老年人创作古诗。”

  黄子材说,现在柏泉还有5个人跟着自己学习格律之道,“熏陶的时间长了,他们创作水平也长进得快,生活习惯也随着修身变得更健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