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吴正荣 为“无声”奔走15年
//www.workercn.cn2017-03-3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辗转半年,吴正荣才在长沙找到一家愿意接收她的康复中心,除了每月资助艾吉星350元康复费用,还给她配上了助听器。吴正荣告诉艾吉星的妈妈:“你放心,学校要是不让吉星住,我们把她接来自己家里住。”

  在艾吉星的记忆里,她从宁乡来到长沙进行康复的两年多时间里,因为距离和路费原因,母亲总共才来看过她两次,吴正荣夫妇是最常来看她、和她说话最多的人。“爸妈给了我生命,他们给了我另一个世界,告诉我要做独一无二的存在。”

  高二暑假,艾吉星随妈妈去吧赫西点看她的“洋老师”,特地买了一束康乃馨送给杜雪慧。“这是送给妈妈的花,对我来说,他们像父母般亲切。”

  此前,吴正荣和杜雪慧一直在为听障儿童康复资助项目奔波,足迹遍布湘潭、襄州、邵阳、怀化、宁乡等地,来中国的头5年,他们还兼任湖南省残联康复中心的工作。

  2011年,同在长沙的德国朋友准备回国,想把手里一间面包店转手给他们,当时正逢杜雪慧远在德国的母亲病重。

  在中国多年,两人的双亲相继离世,只剩这最后一位老人。杜雪慧回德国探亲时,母亲告诉她:“一定要在中国继续做下去,看到你的努力我们也能感觉到幸福。”

  吴正荣觉得,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残障人士接受康复训练只是基础,解决就业问题才能让他们自食其力。”于是,他们决定接手面包房。

  从吧赫西点法定代表人一栏变成吴正荣的那天起,这家面包店的后厨多了一群“无声”的学徒。为了和他们沟通,吴正荣还自学了手语。他从德国请来面包师当老师,带着聋哑人一起学习,杜雪慧也把德国家中母亲自制的肉桂卷做法,带到了吧赫西点。

  “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挣钱不是最关键的,让聋哑人学到本事才行。”吴正荣说,面包店开业至今,只是保本经营,店里的正式员工除了拿到和长沙市平均收入齐平的工资外,都有五险一金。

  来面包店当学徒的聋哑人,他从不收学费,每个月还会发500元~800元不等的生活费,表现好的3个月后可以留下。“面包店地方小,也许一下子帮不了那么多人,但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吧赫西点工作了两年的潘智用笔纸表达,这是他做过最开心、最久的工作。他从聋哑学校毕业后,一直辗转在餐厅、印刷厂工作。想起寒冷的冬天站在室外洗菜、洗碗,还被老板打骂的经历,他使劲摆手,在纸上写下:“不如意、不如意,这里好玩、好有趣。”然后抬起食指往下指了指,努力说出两个字:“很好。”

  潘智继续写道:“吴老板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工作,会鼓励我们,做得不好带着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一次,他做全麦早餐包时放多了盐,吴正荣只是跟他指出了问题,没将那一盘面包放上橱柜销售。

  汤春艳也在吧赫西点找到了自信和尊重。她介绍同样是聋哑人的妹妹来面包店工作时,吴正荣二话没说就给妹妹安排了前台的工作。“你见过哪个老板敢让聋哑人当前台吗?”事实证明,汤春艳的妹妹做得很好,不到一个星期就适应了,用简单的手语比划着和顾客交流。

  2017年1月,在面包店工作了4年的汤春艳离开了吧赫西点,她告诉吴正荣,想回宁乡老家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面包店。她将面包店取名为“碧塔西点”。“碧塔是德国女性的姓氏,代表绿色和健康,我未来也要和老板学习,招收聋哑人做事。”

  2016年末,一家视频网站拍摄了面包店的故事,在网上点击率很高,很多人赶来买面包,面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购买的队伍常排到门外。吴正荣说暂时还没有开分店的打算,“我喜欢和大家一起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把面包店当成流水线生产。”

  杜雪慧也还在为听障儿童们继续奔波。在吉首的第二天早上,她还要见3个受资助儿童的家长,了解春节期间孩子在家中的康复情况。

  夫妻俩一直有个小遗憾,结婚20年没能有孩子。杜雪慧看着吴正荣,满脸爱意:“我们现在有54个孩子,还有面包店的师傅们,我们太幸福了。”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欣

  视频编导:刘攀

  H5制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