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空军飞行员48岁改飞察打一体无人机成为大地上的飞行员(图)
//www.workercn.cn2017-05-23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李浩始终怀着一颗对党无比赤诚的赤子之心,经受住了数次调整改革的考验,交出了强军报国的精神答卷。杨军 摄

  换羽

  从有人机到无人机,一字之差,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不同于民用小型的遥控玩具,军用大型无人机,具有复杂的操纵系统和火控系统,可以执行超远距离的侦察、打击和毁伤评估任务,是现代战争中的新型作战力量,也必将带来未来战争形态的变革。

  无人机于上世纪初叶登上军事舞台,已历经百年发展。美国无人机已在多场局部战争和定点清除行动中,展示出高度的成熟可靠,并在作战理论和样式上取得突破。而我国,无人机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新型装备刚刚列装,训练缺教材、缺标准、缺人才。

  世界无人机的发展态势,李浩和战友们都了然于心。他们,成为中国军用无人机体系建设中真正的探路者。

  人在地上,飞机在空中。以前是人机合一感知具体,现在是人机分离靠数据还原场景。以前在天上操纵舵杆,现在在地上操纵键盘。回想起改装之初,李浩笑着说出一句当下的流行语:“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对专业知识和工作原理,李浩选择了强化记忆,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几十遍。徒弟陈永超回忆说,基本上没见李浩在半夜12点前睡过觉,只看到他烟越抽越多,书越翻越破。

  李浩说:“反正也睡不着,不如一个一个琢磨问题。”为保持旺盛的体力,李浩坚持跟小伙子们万米长跑,通过体能训练来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无人机是一个作战系统,需要指挥、飞行、情报、通信等多个部门的合作,才能遂行作战任务,李浩把钻研范围拓展到各个领域。30年的飞行经验,熟悉的空中态势感知能力,加上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帮助他把每一个数字都“翻译”成实景。

  用时两年多,李浩硬生生地探出一条改装之路,将无人机飞行员的人才培养带上了快车道。全军又一批无人机飞行员选拔之后,李浩成为“李老师”,带领几位徒弟,用时三个月就完成了改装,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

  徒弟应侠说,操控席上用哪个手指按哪个键,用多大力度按,李浩都反复测试,进而固化成细则,写进了教材规范。

  在不断前行中,李浩成功从战斗机飞行员转型成为无人机飞行员,他总结的无人机“8字飞行法”,有效解决了二次攻击的时间和航程。他主导突破了无人机操控和作战使用等多项重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我军无人机使用效能。他编写的《无人机训练条令》,已经下发部队使用。

  在空军“红剑—12”演习中,李浩驾驶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圆满完成高空照相、目标侦察和图像传输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正式融入作战体系。

  2014年,攻击-1进行实弹攻击,李浩与战友们密切协同,首发命中。

  同年,在“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反恐军事演习中,李浩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驾驶攻击-1率先发现“蓝军”指挥车并首发制“敌”。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