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怒吼哥”们成“网红”
//www.workercn.cn2016-09-02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夏天,洪水肆虐,子弟兵铸成钢铁长城,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张随手抓拍的照片,一段群众用手机拍摄的短视频,甚至是一张朋友圈截图……那些大堤之上、泥泞之中的军人身影,不经意间就在网络走红,引起新媒体平台的一次次刷屏和围观。

  许多网友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正如歌词里唱的,“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当洪水渐渐退去,让我们一起走进陆军第12集团军“临汾旅”,重新认识那些挺立在大堤上的军人“网红”。

  睡着被抓拍、呐喊被定格……突然被关注,官兵们坦言“没想到”——

  走红,纯属“意外”

  7月3日中午时分,利用吃过午饭的间隙,满身泥泞的炊事班长田少春在沙袋上睡着了。他已经连续奋战了5个小时。20分钟后,战友们叫醒他。他揉揉眼睛,扛起沙袋,再次与大家一起冲向大堤。

  不久之后,田少春在沙袋上睡着的照片出现在中国军网首页,很快就被众多网络媒体转发。网友留言:“看得心疼!”

  “打桩时不觉得累,一坐下突然特别困。”得知自己上镜了,田少春很惊讶。

  7月7日,微博晒出一组“90后”官兵抗洪组图,短时间内就有超过9万人点赞,8万人转发。其中,有一张战士怒吼的特写照片特别显眼。网友将他称为“怒吼哥”。

  “怒吼哥”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2014级学生,名叫陈远,现在是“临汾旅”的一员。7月3日晚,溧水开发区秦淮河外河庙头村发生漫堤险情,一开始,陈远没有在救灾队伍之列。因为训练受伤,救灾前他右臂里的钢板没有拆掉,臂膀上还有30多厘米长的手术疤痕。陈远一再要求上一线,能尽多少力尽多少力。

  考虑到陈远的伤情,他本来被安排看护设备,但看到传递沙包的人手紧缺,毅然跳入齐胸的洪水中。陈远说:“当时风雨很大,都睁不开眼。很多战友已经在水中泡了10个小时了,体能达到了极限,这个时候,我们高声呐喊,可以鼓舞士气。”

  陈远怒吼的一瞬间被传上网后很快被大量网友转发。抗洪结束时,看到昔日的同学、老师在朋友圈里都有这张照片,腼腆的他赶紧给大家解释:“很多战友比我累,贡献比我大!”

  稚嫩的脸庞和勇敢的心,“表情包”的背后是汗水和泪水——

  有一种“网红”,名叫解放军

  在解放军报新媒体,一张抗洪战士抬头喝雨水的照片在短时间内阅读量高达几十万。第二天,这张照片成了许多网络媒体的头图。

  “当时有瓶装水在后边的土坡上,但情况紧急,来不及去取,加上口渴难耐,就接了雨水喝。”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是“临汾旅”摩步四连的上等兵张海威,今年19岁,他说,“如果不来部队,我恐怕这辈子也不会经历这样的场景。”

  革命战争时期,“临汾旅”率先攻下临汾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战火中,该旅形成了“猛狠拼犟”的光荣传统,多次出色完成重大任务。今年,在持续半个月的抗洪抢险战斗中,“临汾旅”2000余名官兵同时奋战在高淳、溧水、宣城、芜湖4个区市,累积加固堤坝10千米,转移受灾群众3000余人,封堵涵洞23处。

  官兵的“意外”走红其实并不意外。透过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网友们能够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当代军人的担当和勇气。与其说是某个人走红,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在感染着网友。照片和视频的拍摄或许是巧合,但如果没有平时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和危难关头的勇往直前,还会有那么多巧合吗?

  一名名抗洪“网红”的背后,还有一个个军人家庭。

  “老婆,对不起,你来部队看我,我却没时间陪你。”在一次网络访谈中,“临汾旅”班长王军伟向妻子的道歉感动了许多网友。

  接到出动命令的时候,王军伟收到来队的妻子飞机落地的短信。军车驶出营门,妻子刚好乘车抵达。擦肩而过,四目相对,一边是丈夫的满心内疚,一边是妻子的牵挂惦念。抗洪结束时,妻子放假时间也结束了,不仅没跟他抱怨一句,反而说了不少暖心的叮咛。镜头前,王军伟流下了热泪:“那种时候,我作为班长,能退缩吗?谢谢妻子理解我!”

  “网红”的热度或许会消退,精神的火种却会传承——

  洪水退去,他们依然星光四射

  8月上旬,“临汾旅”抗洪表彰大会上,一位位抗洪中涌现出来的网络红人走出“朋友圈”,亮相演讲台,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洪水退去,军人“网红”的热度会不会消退?实事求是地说,当危险远去,无论是普通军人还是军人“网红”,受网友的关注程度恐怕都会逐渐降低。那么,军人“网红”的意义何在?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藏族战士泽朗逻尔基最近被不少网友“@”。前几天,他代表该旅接受了南京电视台的采访。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14岁,我当时在离汶川60公里的茂县。我妹妹和爷爷奶奶全在汶川。”泽朗逻尔基说,妹妹当时被倒下的房子压住左腿,是抢险部队救了她。

  2012年,泽朗逻尔基高中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入伍。在这次抗洪中,他隐瞒自己发烧的情况,坚持和战友们一起在水中传递沙袋。

  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在传承,不是一种力量在感召?

  抗洪期间,“厦大国防生”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毕业之后我就成了你》向即将毕业的学子传递着精神的火种。“明年就要毕业了。我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像抗洪官兵一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厦大国防生王木君说。

  南京各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也被抗洪官兵刷屏。征兵季,南京大学还将“临汾旅”的抗洪图片做成展板,鼓励热血男儿携笔从戎。“到部队去,做祖国安全的大堤”成为校园网上的流行语。

  “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年龄,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胸膛守护着这座城市!”大学生周纬感慨地说,“本来犹豫要不要去参军,现在我决定了,好男儿,去当兵!”

  “临汾旅”自制的抗洪MV《今夜,让我在风雨中先行》,被刻进了该旅今年的退伍纪念光盘中。

  抗洪期间,“临汾旅”待转业的副旅长王竹鸿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在大堤上坚守两天两夜。听闻他的事迹,退伍多年的老兵章为上创立“抗洪老兵”微信群,号召11名退伍老兵共同加入抗洪队伍。

  “若有战、召必回!这不只是网上流传的一句给力的话,更是我们老兵的铮铮誓言!”听着熟悉的旋律,一位即将退伍的战士说。(高海伟 陈 飞 王居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