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杨继荪:曾给郭沫若和巴金看病 对待患者不分三六九等(图)
//www.workercn.cn2016-03-31来源: 杭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待患者不分三六九等

  潘智敏教授也是杨老的学生,两人相识20多年,她眼里的杨老,无论给谁看病都不分三六九等。

  “当时杨老住在红门局,从弄堂口到他家门口约有百米长的路。每当杨老上下班,邻居及小孩看到他,都会与他打招呼;有不熟悉的病人或同事来找他,就会有人来指路领路,杨老从来不回避来访者。”潘志敏教授说,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引发了浙江肝炎爆发,老百姓对肝炎谈虎色变,连医院都专门腾出了的隔离病房。而杨老家,经常有来自农村的肝炎病人请杨老诊疗。“当时,杨老家人都担心这样看病会被感染,劝阻他不要在家里接待病人。但杨老说,‘病人到医院当然应该,但人家求到门上来了,哪有医生拒绝病人’,因此依然我行我素。”

  还有一次,杨老为省军区某领导看病,军医对他说,“这位是领导,药请用得好一点吧。”杨老当时就说,“你我都是医生,医生是以病人为对象,不能以职务高低选药。只要对症,哪怕三五毛钱的药也有效。”

  教育学生,杨老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对待病人要官民一致,朝野一致,认识与不认识要一致。因为他们是人,生命在你手中。”

  为药企提供支气管、糖尿病验方

  1983年冬天,浙江省的第一张膏方,是徐志瑛教授在杨老的指导下开出的。当时,这一帖膏方大约200元,可以让患者吃上三个月。第一年,来开膏方的只有三四十人,第二年就增加到了300多人,大多是患有气管炎的老病人。徐志瑛教授说,一直到现在,她给人开膏方,还是按照杨老的指导思路来。

  为了促进中药剂型改革,杨老指导药厂将传统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剂型,成功改革为“杞菊地黄口服液”。他还无偿将治疗支气管炎、糖尿病的验方,提供给杭州天目山药厂、杭州第二中药厂,并指导他们制成了“复方淡竹沥”、“养阴降糖片”等中成药。此外,许多企业还根据杨老验方,生产了“清热止咳糖浆”及治疗偏头痛的“头痛灵”,如今不少药店有售。甚至青春宝在开发抗衰老片和永真片前,也请杨老看过方子,几十年来,两种保健品一直是当家产品。

  徐志瑛教授说,平时经常有感冒患者来省中医院配“复方板蓝根冲剂”,这也是杨老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流感爆发时写下的方子。其中有大青叶、苏叶等,可以疏风解表,特别适合感冒初期发冷、流清水鼻涕的人吃。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