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全国劳模赵振兴的惠民“处方”(图)
//www.workercn.cn2016-08-26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医者情怀:医病更要医心

  永远微笑面对每位患者,送患者自费印制的“医林絮语”手册、养生宣传页,把熬药法打印成“小名片”赠送患者,遇到有“心结”的患者都要送上即兴编写的顺口溜予以开导……赵振兴春风化雨般的疗法让众多患者内心非常温暖。而这正是他自创的“心疗”和“话疗”诊法,用“话疗”诊法,他已经感动了万千患者。

  尹正心是名军人,今年89岁。老人当了一辈子兵,上过战场,是名铮铮铁骨的硬汉子。可近两年,他总和老伴闹别扭,心情不好,食欲不佳,饭量锐减,人日渐消瘦。16日,女儿陪伴老人来医院找赵振兴诊看。赵振兴给老人号完脉,就开始和老人聊家常,他称赞尹老是共和国英雄,给他深鞠一躬,宽慰他如何排解郁闷心情。赵振兴还送给老人一首即兴创作的“顺口溜”,里面写道:“想想战争年代苦,活到现在不容易,一息尚存找高兴,家庭和谐有生气。”尹正心边听边点头,说到动情之处,老人不禁泪湿眼眶。拿着赵振兴送的“顺口溜”,老人保证:“以后少生气,和老伴开开心心过日子。”

  患者冯秀宏专程从外地赶来找赵振兴看病,她的儿子提前到诊室告知:“我妈做过各项检查,根本没病,是她心理有问题。待会儿轮到她看时,您可要好好劝劝她。”赵振兴给冯女士诊治时,除了望闻问切,把脉开方外,特别让她讲讲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经历,“我浑身都是病,心脏也不好,速效救心丸快当饭吃了。常年失眠,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我年轻时不这样,特别开朗,现在不爱和人说话......”冯女士滔滔不绝地说,赵振兴一直没有打断她,让她畅所欲言倾诉心事。直到冯女士说完,赵振兴才缓缓道来:“我给你把过脉,你没有大病,只要不总生闷气,多与外界交流,综合调理一段时间,你就能找回从前的自己......”听到赵振兴的“承诺”,冯女士脸色逐渐“阴转晴”,然后笑逐颜开,和刚进诊室时判若两人。告别时,她对赵振兴表决心:“我回家后一定好好吃药,保持愉快心情,争取早日康复”。

  其他候诊的患者看到此情此景,纷纷对赵振兴的心理疗法赞叹不已。患者范淑敏是赵振兴的“老病号”,她说,每次来看病,找赵大夫唠完嗑儿,就感觉病好了一半。“他的语言力量很强大。”

  说起“心疗”和“话疗”方法,赵振兴坦言已经研究了近2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专业期刊上刊发了“望舌缨线”诊治心理病的论文,填补了中医客观检查的空白,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步峰“研究”赵振兴多年,在他看来,赵振兴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是医生角色的真正回归。他告诉记者,每个医生在为患者诊病时,其实都会开两个药方,一个是治病处方,一个是与患者建立互动信任的情感处方。但很多医生都把情感处方开砸了,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赵振兴却不同,他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开便宜药,让病人少花钱,根据患者性格、身份、工作特点等即兴编成顺口溜送病人,让病人感到贴心温暖。在赵振兴这里,他真正把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仁、和、精、诚”的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让病人心里踏实、畅快舒心。这些做法,才是一名医者应该保有的初心,赵振兴都做到了。

  ■专注传承,

  要让中医文化源远流长

  记者跟随赵振兴出诊时,在住院部查完房,他都要在医生办公室,向一同查房的研究生、实习生、进修医生等人传授“为医之道”,他说:“做一名好医生,要先做一名好人。从决心行医那天起,就应该牢记,耐得住清贫、保持仁爱之心是一名医生的基本要求。医生职业挣不了大钱,想发财就别学医。医学领域学无止境,只有热爱这份职业,愿意为之努力付出,才能成为一名优秀医者......”,大家一边聆听,一边记录。进修大夫苏艺璇说,“赵老师除了医技高超,他给我们讲述的医者修养、做人的道理也让我受益匪浅。”

  为了把深厚的中医理论和经验传承下去,赵振兴十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整理15位中医老前辈的临床实践药方。如今,他花费10多个月时间,详细总结出了胡东樵等15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集萃,他一笔一划誊写到纸上,总计20多万字。供所有跟着他学习的年轻大夫抄写、借鉴。三年前,他在新浪网站开通了实名博客,宣传中医文化和国学知识,博客访问量已达46000多人次。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赵振兴解释说:“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想把其发扬光大,需要每一名中医从业者的坚守和传承,唯有如此,我们的中医文化才能源远流长。”

  进修医生潘彦刚特别佩服赵振兴对中医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老师整理前辈名家的临床笔记,然后让我们学以致用,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特别感人。我是一名社区门诊的中医师,一度对中医失去信心,想转行学西医。跟着赵老师进修一年多,又重新喜欢上了中医,并打算一辈子坚持下去。这种转变,都是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39年来,赵振兴一直在门诊一线工作,不管是当上了石家庄市中医院的名誉副院长,还是成为中医名家,他始终不改本色,以一名医生的身份为患者看病。医院出诊结束后,他会在家备课、整理中医名家处方。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去石家庄两个社区门诊坐诊,利用专家身份,让更多市民了解中医文化,感受中医治病魅力。支撑他多年情怀不改的缘由是,“我是一名全国劳模,劳模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我该把这些品质内化于心,让自己做到知行统一。我不喜欢当红花,愿做一片绿叶,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周围的空气变得新鲜清爽。所以,多年来,我始终不忘一名医者的道德遵循,恪守劳模精神本质,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如今,赵振兴已经退休三年,本可颐养天年,照顾身有残疾的老伴儿,可医院希望他留下来,能再多为患者服务几年,赵振兴权衡多时,毅然选择继续坚守岗位救死扶伤。他说:“病人需要我一天,我就工作一天。看到患者能解除病痛,重获健康,我觉得自己人生才有价值,人生才能闪光。”

  ■本报记者 魏伟

  记者手记

  采访赵振兴前,只听说他对待患者态度很好,接触后发现,患者与他更像是亲人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去医院看病,会遭遇到医生冷漠的表情、冰冷的话语,仿佛冬天刺骨的寒风,让患者心凉不已。而赵振兴永远笑容满面,耐心听患者陈述病情,一边开药一边给患者心理减压,送患者祝福卡、为人处世小册子、顺口溜,这些都让患者如沐春风。赵振兴把病人当朋友、更当亲人,对患者发自内心的爱,让他与千万患者维系着亲人般的和谐关系。当医疗领域有更多像赵振兴这样医术精湛,又愿意为患者着想的医生出现时,相信紧张的医患关系将消弭于无形。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