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钢铁战士”杨金安:50本笔记造就大工匠
//www.workercn.cn2016-05-09来源: 洛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4月28日凌晨,在中信重工生产车间,杨金安(右)和工友们在炼钢炉前讨论技术难点

  新华社近日播发组图《“钢铁战士”杨金安:50本笔记造就大工匠》,报道中信重工首批5名“大工匠”之一、冶炼车间50T电炉班班长杨金安,32年如一日执着冶炼事业的感人事迹。洛阳日报今日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今年49岁的杨金安是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工冶炼车间50T电炉班班长。1984年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中信重工从事炉前冶炼工作,目前是中信重工首批5名“大工匠”之一,带领着一个12人的“创客”团队。

  冶炼车间如同战场,炉内高温达1600℃,车间温度达50℃,工人上班必须身着加厚的阻燃服。车间设备运转轰鸣声不断,工友们站在身旁也要扯着嗓子讲话、挥动双手比画。设备运转1分钟需要耗电400度,为了降低运营成本,炼钢都在晚上进行。如果遇到大订单,杨金安经常几个昼夜不眠不休。责任大,风险大,但他一干就是32年。

  虽然工作忙,但杨金安坚持记炼钢笔记,每一炉钢水的电耗、氧耗、钢水回收率等,他都认真记录在工作手册上,回去再分析总结。他写下的50本工作手册,成了年轻的炼钢工人传阅学习的“宝典”。

  “炼钢如打仗,单枪匹马势必敌不过千军万马,团队协作尤为重要。”杨金安经常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固化每一个特钢项目的冶炼方法,鼓励徒弟们成为“战无不胜的钢铁战士”。

  获得各种荣誉后,杨金安并没有停下科技攻关的脚步,“特别是当以我名字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成立后,我以更大的热情和毅力投入到了这红火的事业当中”。(新华社记者冯大鹏 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