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于浦:这位“哥伦布” 让“老学科”撞出“新大陆”(图)
//www.workercn.cn2017-06-26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先行之道,两大基础学科“破壳”交融

  研制出好材料当然让人开心,但能让学界竖起大拇哥的则是发现材料调控的新方法。

  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科学论文,为材料应用开拓出新领域。”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说:“于浦等人开创性地将电化学手段引入凝聚态物理研究中来,极大地丰富了材料物性的调控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表示:“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阴阳离子的双调控,为电场控制材料结构相转换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称赞道:“于浦思想活跃,在伯克利大学时已颇有建树。回国后重新开启一个方向,通过电场调控实现双离子在氧化物中的可逆迁移与扩散。这是一个突破。”

  “创新性”“开创性”“首次”“突破”,同行们不约而同地用“先行者”的特质描述于浦和他的研究。

  对先行者来说,一个必经的考验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对我们来说,物理的瓶颈很少,经常困扰我们的是,缺少化学的设备和知识,该从哪里入手。”于浦回忆说:“例如,我们想知道氢离子进去了多少?可之前完全没接触过。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原来有个东西叫‘离子质谱’,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在论文中,每一张图都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于浦说:“我说的简单,但相变的过程以及对光、电、磁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我们与做理论的伙伴合作模拟结构,与做电镜的合作者确定精细结构。”课题研究启动后的两年时间里,于浦团队都在“跨界”学习化学,他们借助合作,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

  一本《固体化学》静静地躺在于浦的桌上。两大基础学科的“壳”在这里融化,而后交融,展现出无限的可能。

  师之精神,打破知识接力的“坚壳”

  导师是于浦人生路上的“灯塔”。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职业选择、课题申报等,恩师都是他力量的源泉。说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于浦都会提到导师,脸上露出孩童的笑,那表情似乎在说:“我的进步他们满意就好。”

  在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于浦的描述:“于老师又谈到了学术的传承。从血统上来说子女是传承,而从学术上来说学生则是传承。‘所以我跟我的研究生经常说,在学术上,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答案原来在这里——传承。这正是千年来“师”的精神所在。

  “我为他们设计的是网络式的培养课题。”于浦说,这种方式既能有效促进研究,还有助于养成好习惯。

  于浦团队的成员在需要协作完成工作时,都会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帮助别人,学术价值不会成为论文署名先后次序的依据。

  对待导师,他有孩子般的尊敬,每提收获他必定不忘师长的教诲。对待学生,他像严父;每遇学生懈怠,他会用“好玩”的事情“引诱”他们上进。“导师要教授的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实验技能,还有好的科研习惯与科研理念。”于浦说,“实验有困难他们会自己想办法,不会抱怨仪器少和设备简陋。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出与众不同的研究,与众不同的成果也将诞生在他们手中。”(本报记者 张佳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