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黄志伟:给基因编辑系统装上“安全阀”(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6-12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黄志伟(右二)和团队成员在一起翻阅《自然》杂志。

 

黄志伟(前)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查看实验结果。

  不当“甩手掌柜”

  在他办公室的墙上,粘着一沓卷角儿的粉红色便利贴。“做科研和在公司朝九晚五不同,每天早上来到实验室都会有新的期待。”黄志伟在家的时间与在实验室相比只是个零头,按他的话说,好习惯想要改变也很难。

  科研工作者就像运动员一样,职业黄金时间短暂。而进入状态的黄志伟无疑步入了“正循环”。

  2016年4月,他的团队揭示出Cpf1(Cpf1是一类CRISPR细菌免疫系统的效应蛋白,现被用作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工作机理,该研究论文《CRISPR-Cpf1结合crRNA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在线发表于《自然》。

  科学家目前已初步了解,某些疾病的出现是由于DNA序列出现了问题。但如何精确地改变和操控这类DNA,人类还只能“摊手”。

  这类致病DNA也正是诱发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元凶”,而CRISPR-Cpf1则可修复这些“出了问题”的DNA,但CRISPR-Cpf1的分子机制一直无法揭示。

  此次,黄志伟团队破译CRISPR-Cpf1的运行机制,对认识细菌如何通过CRISPR-Cpf1系统抵抗病毒入侵的分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进一步改造Cpf1系统,使之为全新的基因编辑系统提供了结构基础,离战胜癌症和艾滋病等疾病更近了一步。

  黄志伟生动地将Cpf1基因编辑系统比作“基因剪刀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解析该类型的基因编辑机制。

  “当承包老板,做科研没意义。”黄志伟直言不讳。他认为,团队中科研经历丰富的教授,理应比学生更勤奋,不能当“甩手掌柜”。“教授对自己的实验室最熟,重要的实验要亲手操作,要亲眼看到每个实验变化。”他边说,边接过一旁学生递给他的材料,在上面签字。

  “因为没时间打理,他经常‘胡子拉碴’。对自己的形象不大上心,但他对学生的实验却格外上心。亲自给我们示范试验动作和流程。甚至我的试验笔记都认真看,每天都会批评我!”黄志伟的一位学生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做科研是件很享受的事

  今年4月28日,黄志伟团队揭示链球菌基因编辑“刹车系统”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再次在《自然》上刊出。

  “杂志只是载体上的体现,重点还得看成果。”虽已在《自然》发表多篇论文,黄志伟却显得十分谦虚。

  该论文揭示了Anti-CRISPR蛋白AcrIIA4抑制链球菌活性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揭示细菌免疫系统与噬菌体防御系统的共进化分子机制,为精确控制链球菌基因编辑活性提供结构基础。

  在黄志伟看来,基因编辑或许能改写生命的蓝图,但也要认识到,人类不仅需要利用基因编辑系统,还要对其进行控制,减少基因编辑“脱靶”带来的负面作用。

  “可以把链球菌SpyCas9基因编辑系统比作一枚‘导弹’,RNA(遗传信息载体)就像‘制导系统’,负责把‘导弹’引导至目标,链球菌SpyCas9核酸酶是‘炸药’,用它摧毁目标DNA。”黄志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基因编辑“脱靶”时,这枚“导弹”将有失控的可能。

  多年来,保持着“7-11”习惯的黄志伟并没有觉得累,反而总是说:“没觉得很辛苦,真正做科研的人,差不多都是这样吧!”如果哪天在办公室看不到他,学生们就会好奇地问:“黄老师去哪里了,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正是源自内心的热爱。学生们向科技日报记者说:“一旦聊上他喜欢的生命学科,黄老师就会滔滔不绝,聊一两个小时还是意犹未尽。”

  在黄志伟眼里,做科研是件很享受的事。“做科研,不时有新的发现,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的人,这很酷。”他说。

  (本文图片均由兰锐拍摄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杜寒三)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