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杭汽轮”老职工吴国林:孜孜工匠人 拳拳敬业心(图)
//www.workercn.cn2017-03-15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大脑袋”有大智慧

  说到创新,就不能不提到让吴国林最骄傲的作品——“吴式快装台位法”,被评为杭州市绝技绝活。它是用在“试测”环节的,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每一台汽轮机出厂前都要经过“试测”,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过去试测时,每台机器要在生产线上占据一个多月。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订单大幅度增加,这样的试测效率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但是,通过吴国林的革新,每个台位一个月可以上四五台机器进行试车,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就得到大幅提升。

  吴国林是个“大脑袋”,那里面装的不仅仅是技术点子,更有管理创新的点子。譬如车间2009年以来推行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就是他的金点子,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原先机组零部件交接过程混乱的情况,对汽轮机装配过程中的各重要装配点进行自检,实现了对汽轮机装配质量的动态管理,使汽轮机的整机装配质量得到了提高。

  “一点红不算红,一片红才叫红”

  吴国林坚信只有让每一个技工都掌握精湛的手工技艺,才能让企业良性发展。“以前是‘偷’技术,现在是‘学’技术。”吴国林告诉记者,他们当学徒那时,手工技艺是不外传的,只能靠自己琢磨。到了如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说法早已不适用,只要工人肯学,他绝对倾囊相授。

  每年,吴国林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培养车间的后续人才。他亲身上阵,对重点机组进行实际操作和现场讲解,再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进行固化,让徒弟们掌握每一步装配要领。得益于吴国林推行的精细化制度和“传帮带”举措,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涌现了一批批技术人才,在行业里人人称颂。

  2013年,吴国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这是人力社保部门近年来的一项创新工作,相当于科学家有了自己专门实验室。它主要是依托大中型企业,由技艺精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领衔,成立工作室,建立技能团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交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骨干。

  虽然是大师,却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卢建华用“大智若愚”评价吴国林。在他眼中,吴国林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你看怎么做?”吴国林经常这样问车间里的年轻工人。从事装配工作40余年,吴国林始终保持着学习者的姿态,一如他时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把一件事做好并不难,难的是把一件事做好一辈子,而吴国林做到了。吴国林不仅是技术能手、装配大师,更是让人钦佩的大工匠!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