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祁建光:跟父亲在一起 才是一个家(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2-23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身穿工装的祁建光在施工现场。

祁建光在喂父亲吃药。

 

初春午后的阳光正暖,祁建光趁着午休时间,在院子里为父亲清洗衣物。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一段暖心的视频——徐水90后小伙儿祁建光带着瘫痪父亲修高铁,在春节这个合家欢聚、亲情交融的时刻,成为很多人朋友圈里流动的一股暖流。

  我们从来不缺乏对孝老敬亲、自立自强的尊敬和感动,也正是因为这种尊敬和感动,这段经无数网友点赞转发的视频,引起诸多媒体关注,并最终将这位保定小伙儿的温暖故事“赞”上了正月十一的央视新闻联播。

  既要工作,又要照顾瘫痪的父亲,祁建光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这位90后对工作和生活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祁建光。

  一个儿子和一种坚强:

  “现在有点难,只不过是因为我爸不能动了而已”

  清晨,不到6点,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段庄村,一个农家院的东厢房里透出橘色的灯光。

  祁建光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残冬未尽,北方的农村还在酣睡。但对祁建光来说,这个钟点的“自然醒”,已经变成生物钟里一个习惯反应。

  开灯之后,祁建光的第一个动作,是将手伸到父亲祁文江的被子里,大致感觉一下一夜过后,父亲身上纸尿裤的情况。

  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一,这位来自河北徐水的90后小伙儿“带瘫痪父亲修高铁”的故事,在央视新闻联播里播出,感动了亿万电视观众。节目播出之后,成为“新闻人物”的祁建光,仍然这样继续着每天的生活。

  此时,跟祁建光挤在一张床上的父亲也已经醒了,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音。

  伴随着那张只有1.2米宽的木板床发出的咯吱声响,祁建光匆匆穿衣下地,拿起床边的一个大肚方底的饮料瓶,走到饮水机旁边兑好温水,让父亲润润喉咙。这个大容量但不太高的瓶子是祁建光为了父亲喝水方便,特意找来的。

  2015年8月,祁建光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不久,56岁的父亲便因脑梗预后不良,出现了严重的行动障碍,口齿不清,生活开始不能自理。当时,祁建光在位于藁城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石(家庄)济(南)高铁项目部藁城制梁场上班。

  祁建光2岁时母亲便离家出走,他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放心不下生病的父亲,祁建光便将父亲带到了项目附近的村里,租房照顾。随着藁城项目的完工,祁建光又带着父亲随项目部来到位于开封段庄村的尉氏制梁场。

  起初,父亲还能拄棍儿行走,可随着病情加重,在半年多前彻底瘫痪在床。

  喝过水,接下来要给父亲更换尿不湿。

  要为瘫痪在床、体重120多斤的父亲更换纸尿裤,对身高只有一米六的祁建光来说并不容易。为了节省力气,祁建光会先扶着父亲侧身,一边用手抵住父亲的身体,另一只手拆下纸尿裤,再顺势把已经拆开的纸尿裤垫在父亲臀下,慢慢将父亲放平后,再将纸尿裤粘好。

  每次换完,祁建光都是一头汗。

  接着,简单洗漱之后,祁建光便开始准备父亲的早餐。

  两个男人的生活总是简之又简,祁建光租住的只有这间东厢房,不开火,午餐晚餐是祁建光从食堂打回来的,早餐则一般是牛奶和蛋糕。虽说是现成饭,可祁建光每次都会给父亲喝的牛奶里细心地兑上热水,不冷不热温着喝。

  早晨最困难的,是吃药。

  “咽下去了吗?”父亲吞咽困难,尤其是服用胶囊,每咽一次,祁建光都要问一句。父亲说不了话,只是用眼看着儿子手里的饮料瓶,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那就是告诉祁建光,还没咽下去,需要继续喝水。

  8粒药,每次都要持续十几分钟。

  一切都几乎是在无声中进行的。父亲因病说不了话,27岁的祁建光每次跟父亲说起话来,也总是下意识地压低声音、放慢语速,有点像照顾小孩子。

  事实上,邻居们说,这个家总是很安静。屋里最明显的动静,就是每天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在塑料桶里搓洗衣服的声音。大多数情况下,祁建光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下班回家。

  虽然瘫痪在床,可父亲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没有人说得清从未因照顾父亲耽误工作的祁建光是怎么做到的,反而是祁建光自己在个人卫生方面总显得无暇顾及,头发也总是看上去油油的。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在项目上的浴室洗完澡,把替换下来的衣服往水盆一泡,盆里的水竟一下子就黑了。

  但是,没有人听过他叫苦。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