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地质工匠郭广波(图)
//www.workercn.cn2016-11-03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

  郭广波像一条长白山区黝黑的农民汉子,但他却当了20多年的野外钻井队队长。在他的笔记本上,除了分队的日常工作安排,还密密麻麻记着一些外行人看不太懂的公式。

  这些公式记载的,是一次千米以下复杂地层钻井施工重大故障预防排除的操作方案。

  在铁人王进喜当年战斗的地点正东300公里,黑龙江省鸡东县四山矿区,2012年郭广波钻井队承担着ZK4306钻孔找矿任务。由于矿层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巨大,一年前2个钻孔分别在430米和540米深处报废;移孔后重新施工,又分别在1084米和574米深处再度报废。

  郭广波咽不下这口气,在班组总结会上发狠:“铁人钻井队可不是光会简单开机打钻,我就不信中国钻探工挑战不了最复杂的地下环境,咱得创新方法。”他主动请缨成立攻关小组,和技术专家一起,参与查阅大量数据,主攻这块多金属储量理论上极可能丰厚的探区最难点。

  根据具体难点,郭广波提出改变钻井技术措施,选用XY-6B钻机配55KW电动机,从钻塔型号到泥浆泵、绳索绞车、柴油发电机组型号,都按最新要求重新配置。改进钻探工艺和钻孔设计结构,加大钻孔环状间隙,以降低冲洗液循环阻力和水泵工作压力保护孔壁稳定和减少蜂堵。改进冲洗液选用标准,针对问题矿区地层软硬互层频繁、蚀变带多且厚、断层泥夹角砾特点,采用克服地层水敏性强的FT-99低固相冲洗液。并重新制定了冲洗液配比、使用维护规则,严格操作,日夜监测。

  创新方法重新开钻后,历经四次及时排险,最后赢得了胜利,并且刷新了吉林地质工匠挑战创新极限的三大记录:超复杂地层钻探的设备创新、工艺创新、操作创新,还被提炼为科学论文发表于国家学术期刊《西部探矿工程》上。

  郭广波向创新极限发起的挑战,给地质钻探操作提出了一个新启示。

  二

  郭广波不是哲学家,但地质钻探生涯让他的人生哲学朴素而深刻。他说:“向大地开钻其实是人心与地心在唠嗑,人心不思进,大地不会和你对话。”

  在中国最北端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施工的那个深秋,为了成功打出1600米的地热井,他要克服低温严寒的天气环境困难,还要克服大庆人曾用半年时间只钻进600米的坚硬和复杂地层的困难。而在北纬53度的地方,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滴水成冰,冲洗液、钻具、泥浆、绞车绞绳都眨眼间冻结。针对这些难题,他改沉积岩地层适用的复合片钻头为金刚石钻头,巧妙地用防冻剂和食盐维护冲洗液性能,每次取芯两人一组轮流值班。

  为防止冻伤,郭广波让战友们取芯前将火炉烘热的砖头垫在脚下,一人拉绞车一人用木条抽打钢丝绳,解决了钢丝绳携带泥浆上返至钻塔天车冻死滑轮的难题。极寒让大多数职工患了感冒,轻的吃药坚持工作,重的到村医院打针,哪个岗位缺人他就顶哪个岗。70天下来他瘦了10斤,钻孔却顺利达到1623米的设计深度,同志们也都安全返程。他的“三超”创新操作法核心,就是在复杂地质环境中打超深孔、超斜孔、超难孔的一整套钻探施工技艺,是郭广波和战友们几十年来追求地质钻探最高境界的实践创新法则。凭着这套技艺,他带领野外钻探分队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硬仗。

  面对一个个关于成功原因的追问,郭广波憨厚地说:“我只是用“三超”创新操作法,带领兄弟们和地心更优秀地打交道而

  已。”因为精湛的技艺,他曾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了吉林省机械岩心地质钻探第一名,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最美吉林地质人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