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临江市白马浪民兵驻训哨哨长宫麟:边哨坚守者的大爱情怀
//www.workercn.cn2016-08-17来源: 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宫麟在执勤巡逻中

  曾经当过4年兵,留下深深的军人情结,让他没想到,也让他感到庆幸的是,离开部队20年后,他再次穿上军装,成为民兵驻训哨的哨长。在哨长的岗位上,他经风历雨,驻守了整整10个年头,他就是临江市白马浪民兵驻训哨哨长宫麟。8月3日,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20年后再穿军装

  1983年,宫麟应征入伍,在部队的4年里,不断得到锻炼的宫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1987年,宫麟依依不舍地离开部队,回到临江,在一家企业党办做武装干事,后来成为企业的中层干部。

  原本以为在企业可以干一辈子的宫麟没想到,2005年,由于企业转制,他离开了企业。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外地务工。然而,不管是任武装干事,还是做中层干部,甚至是外出务工,宫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另外一重身份——民兵。只要有民兵活动,他都会积极参与。在外地务工的时候,他请假回临江参加民兵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毕竟当过4年兵,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可以给其他民兵起个带头示范作用。

  2006年,临江人武部在白马浪村设立民兵驻训哨,在民兵中遴选哨长人选,经过多方位考核,宫麟脱颖而出,成为首任哨长。时隔20年,再次穿上军装,这让年近40岁的宫麟既兴奋,又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

  一个人的哨所

  白马浪村位于鸭绿江边,距离临江市区40多公里。刚到驻训哨,一切都是空白,需要宫麟从头做起。除了民兵集训,平时,驻训哨里只有宫麟一个人,但他有决心干好,不负组织上的信任。

  从2006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整个驻训哨都是宫麟一个人坚守着,只有40多公里距离的家极少回去一趟,都交给了理解他、支持他的妻子。在驻训哨,为了熟练掌握边防法规,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边防政策法规,不懂就翻规定、看条例,强化边防执勤条例条令记忆。既要挑水、劈柴、做饭,还要巡逻,冬天清雪,自己学会了烧锅炉,忙得宫麟整天不得闲,但他感觉很充实、很快乐。

  日常工作之余,他逐家逐户地走访当地村民,建立起良好的群众基础。看到有村民生活比较困难,他就把自己的衣服送去。有留守老人不方便,他主动上门,帮助干些农活。2008年,当地发生了一起不大的山火,发现情况后,宫麟立即带上工具冲到现场,和大家一起把山火灭掉。

  看到宫麟一个人忙里忙外,好心的村民们想给他一些帮助,但宫麟都谢绝了,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我是一个兵”

  2011年,根据需要,驻训哨又配了5名专职民兵,队伍壮大了,宫麟的劲儿也更足了,他要给上级领导和驻地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宫麟常说,我是一个兵,民兵也是兵。是兵就要戍边爱民,这是军队的传统。

  针对哨所人员没有服过现役、军事素质底子薄这一实际,宫麟除自己训练外,还从驻地边防连队请来优秀的战斗班班长从最基础的队列动作开始练起。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哨所人员掌握了基本动作和技能,为执勤巡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把训练和执勤结合起来互相提高,在执勤的过程中,还把班组战术、体能训练、战备演练等科目融入其中,边执勤边训练,既完成了训练任务,又达到以勤促训的目的。

  在组织民兵巡逻训练之余,宫麟带领民兵积极开展助民爱民活动。2011年4月的一天早上,村民王刚心急火燎地来到哨所求助,说自家牛丢了。在农村,牛就是村民家中的大劳力,他二话没说,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立即组织哨所的民兵来到现场,沿着崎岖的山道从早晨一直追踪到中午,终于找回了耕牛。去年10月,得知村里新建的排水渠给村民往返耕地带来不便,他利用节日期间自己出资带领哨所民兵在水渠上铺设了两座便民桥。

  十年的坚守,宫麟用行动诠释了“我是一个兵”的价值,驻训哨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11年被吉林省军区司令部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于宝库 王孝信 姜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