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杜宇:带孩子们走出无声世界
//www.workercn.cn2016-08-02来源: 中工网——《山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杜宇(后排右一)与学生一起郊游。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在太原聋人学校5年级85班李瑜瑜同学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这样一句话。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美妙的声音对这些孩子按下了“静音键”。面对一双双天真的眼睛,一双纤细的手用手语打出了这样的话:“别怕,老师带你们去聆听精彩世界!”

  杜宇,太原聋人学校5年级85班班主任,34岁,从事特教工作14年。

  张娅妮同学的一篇作文《我的老师》中这样写道:“杜老师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带我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但杜老师还是认真地教我们拼音,教我们读课文,教我们手语,让我们每个同学都能适应环境。上课时,杜老师非常严厉,课外时杜老师又像妈妈一样爱护我们。”

  其实孩子们叫她姐姐更合适,爱说爱笑的杜宇所带的5年级85班中,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1岁。

  在杜宇的手机中,一直收藏着一张她和学生们郊游的照片。照片中美丽、灿烂的笑容让人感到很温暖,这是杜宇和她的16个学生。 这些学生全部来自省内,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

  和孩子们相处5年了,从孩子们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含糊不清的言语中,杜宇能很快知道孩子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无论学生们发音多么不标准,杜宇都会鼓励孩子们多说话。她说:“2002年,太原聋哑学校改为太原聋人学校,目标就是尽量让聋哑孩子说话,和正常人交流,回归社会。”

  “刚开始教孩子们拼音时,用的是手指语,一个拼音用一个手指语,教句子时开始用手语教,最简单的一句话要打十几个手语,还得不停地大声说,让孩子们看口型、看表情。两堂课下来,胳膊是酸的,嗓子也哑了,这是我们学校老师的职业病。”杜宇笑着说。

  “语文是最难教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门学科。比如教成语,‘揠苗助长’不能按拼音光打手指语,还要根据意思来教,有的时候还得自创手语,想办法让学生们弄懂。学校从二年级开始教材和普通学校是一样的,别的学校一堂课教一首古诗,我们需要三四节课。古诗一个字就是一个手语,一首诗下来要打二三十个手语,光教孩子读就需要一节课。这需要老师有很大的耐心。”杜宇告诉记者。

  “天天在学校和学生呆在一起很踏实,回到家中,心反而不踏实了。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外地的,24小时在学校,有个头疼脑热的,家长也不能及时赶到,作为班主任操的心会更多一些。”杜宇说。

  最怕出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次,一个孩子大半夜翻墙偷跑出去,杜宇和学校领导开车全城寻找,终于得知孩子已经安全到达亲戚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孩子回到学校,又气又担心的杜宇很想批评一下这个孩子。一想到这些孩子的特殊性,想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包容,杜宇不但没发火,反而语重心长地开导了一番这个孩子。

  “付出一颗真心,才能换回更多的回报。”在杜宇的班级后墙上贴满了孩子们获得的奖状。一个人走进教室时,杜宇总忍不住打量一下,微微一笑。这些学生就像是自家的孩子,她为孩子们感到无比骄傲。

  其实,杜宇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她把班里孩子们的日记本和作文本都偷偷珍藏起来了。这些不仅记载了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还留下了浓浓的师生情意。她想,等到孩子们毕业的那一天,做成纪念册交给他们……(司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