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盛况:回国更有“归属感”(图)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器件是重要方向”

  回国后,盛况着手组建科研团队,并将团队研究方向锁定在电力电子器件。

  什么是器件?盛况解释说,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大致分为系统、装备、核心元器件和材料。以汽车为例,车体是系统,发动机是装备,阀门等核心部件是器件,钢是材料。

  作为电力电子器件方面的专家,盛况明白,在当前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是节能减排、智能电网等多应用领域中的关键支撑技术,而电力电子器件则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核心和基础。盛况介绍说,目前,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市场的需求非常大,其中器件每年就有千亿元左右的需求量。市场有重大需求,但国内却存在技术短板,新型器件几乎完全要依靠国外进口,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汪槱生院士曾不止一次对盛况说:“器件是基础,很有前途,是重要的方向。”盛况说,国家的需求与支持对一个工程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学术上可能做得非常前沿,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贡献就可能比较有限。

  基于团队电力电子器件的大方向,盛况主攻碳化硅电力电子核心芯片。“从理论上来说,进一步提升电力电子产业水平的根本驱动力来自芯片和器件性能的提升,而芯片研究当前到了要换材料的阶段。”盛况坦言,材料是制造业的终极目标。碳化硅是一种硬度极高的工业材料,在第二代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走到极限的今天,碳化硅因其转换电能更多、效率更快等优势,被公认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热点材料。近几年,盛况领导团队研发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大幅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要做企业做不了的前瞻研究”

  盛况认准了,“做电力电子器件,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的方向”。在他的设想中,只有开展真刀真枪的实验与制作,才能真正推动知识创新并实现其应用价值。

  回国后,盛况有一个梦想:要建一个用于芯片研发的超净实验室。这需要很大的场地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浙江大学克服种种困难,于2011年2月建立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如今,这个1500平方米的超净实验室开足“马力”,已成为盛况团队的重要研究基地。

  “我是个做技术的人,只想为祖国的产业发展作些贡献,但这需要大量的环境、平台、资源、政策支持。回国后,我深深感受到平台支撑的重要性。”盛况说。

  盛况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博士后1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30名。“这是我在浙江大学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建成一个平台和一支团队,为国内在这一方向技术的推进做出应有的工作。”盛况说。

  盛况认为,新的学科方向一定要有前瞻性。他对“前瞻性”的理解是,“企业暂时不做的方向,高校去探索、去引领,等技术取得一定的突破后再与企业合作,让产业再跟上来做大做强”。

  “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这是汪院士的一句名言,也是盛况一直信奉的真理。他常对学生说,规划未来时,要把目光放远,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做国家最需要的事情,人生会更快乐。(黄 平  徐燕飞)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