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溜索法官”送法记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新华社重庆4月29日电(记者韩振)一大早,“80后”审判员李明航便和“90后”书记员王威来到兴隆镇九盘河边。他们要去回龙村普法,但通往村里的道路,却被一条宽数十米的大河所截断。

  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山高谷深,是著名景点“天坑地缝”所在地。“看得到屋,走得要哭。”这是当地人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即使到对面的人家,往往也要翻山越岭两三个小时。当地村民为了少走弯路,在深谷间架起铁索,“溜索”就成为当地人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

  40岁的村民李高强早已站在河对岸等候,他手里攥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连着铁索吊箱。这个长不到一米、宽不到半米的吊箱,像个倒立的桌子,四条腿拴在两根粗大的钢丝绳上。

  李明航将国徽小心地捧在胸前,王威则将沉重的背包抱在怀里,他们熟练地坐到了“桌子”里。河对岸的李高强看到他们坐稳了,便用力拉手中的牵引绳,铁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吃力地滑向河对岸。

  此时的九盘河正值缺水季节,舒缓的河水平静而温和。即便如此,坐在高高的溜索上,仍让人毛发直立。而在涨水季节,湍急的河水会发出咆哮声,紧贴着人们的脚面呼啸而过,更令人不寒而栗。

  3年前,王威第一次溜索。当时他心里直打哆嗦,但看到其他法官淡定地坐在上面,自己也只好强作镇定。现在,他溜的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从大学毕业,他已在这崇山峻岭之间穿梭了3年。

  “路上辛苦啦!”李高强像老朋友一样笑着打招呼。这几年,他在村里包了一个养鱼塘,生意越做越大,但赊账的人也多了起来,借还款的法律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听说借条过了两年就过期了,是不是这样?”不等来到院子里,李高强便迫不及待地问。

  “这实际上是诉讼时效的问题,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2年,这个2年从什么时候算起是有讲究的。借款如果有写还款日期,就从还款日开始算;没写的,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开始算……”,李明航认真地跟李高强讲起了法律知识。

  李高强对法律有些了解,但是并不深入,他只需要稍微点拨,便能很快地掌握。但更多的村民,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则让法官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不久前,王威和另一名法官舒涛向一起离婚案件的村民送达文书,但这个村民认为签了字就等于同意离婚,还将他们看成是“原告请来的帮手”,坚决不在送达回执上签字。这让年轻的法官们哭笑不得,经过漫长而耐心的解释,最终说通了这名村民。

  老百姓法治观念淡薄,也让这些法官们深感责任重大。为此,他们常年扎根在群众之中,讲解法律知识。另外,他们还通过“巡回法庭”让法律在基层落地生根。

  40公里外的兴隆镇友谊村,村民老李和村民老张因为财产纠纷纠缠了三年,并因此结怨。后来,他们决定请镇上的法官来解决。

  老张的大院里,巨大的国徽庄严地悬挂在白墙上,正下方是一条写着“巡回法庭”的条幅。一个方桌摆在墙边,原告和被告分坐桌子两边,庭长程政清坐在中间。经过半天的反复劝解,老李和老张最终达成了和解,双方均表示:“对程法官的判决心服口服”。

  奉节县人民法院第三人民法庭辖区面积很大,辖区内10多万人口,哪里有纠纷,哪里需要法律,哪里就有这些年轻法官们的身影。

  从法庭到最远的云雾乡,有50多公里山路,开车一个来回得花4个多小时。由于山路弯急坡陡,山上经常起大雾,开车走在一边没有护栏、一边是悬崖峭壁的山路上,危险可想而知。

  “跑一趟山路,报一次平安”,这是法官们不成文的约定。从海拔200余米的沟壑到2100多米的山巅,法官们每年走过的路,是以地球的圈数来丈量的。

  审判员李明航,每周平均下乡4次,一个来回按100公里算,一年要走2万公里左右,工作了四年,接近绕地球走了两圈。庭长程政清工作了11年,他经常到村里组织“巡回法庭”,绕地球走的圈数更多。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李高强的所有疑问都得到了圆满的解答,压在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他知道法官们不会留下吃饭,但他仍然极力地挽留他们,和其他村民一样。

  走出李高强的家门,又来到了九盘河的铁索边。李明航将巨大的国徽小心地捧在胸前,王威则将沉重的背包抱在怀里,他们坐上铁索,向对岸缓缓滑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