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侯姐的抗战老兵情结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和抗战老兵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慷慨赴死相比,真是微不足道。为了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呵……

  ■郑学富

  今年4月下旬,我到陕西寻访抗战老兵,遇到了一位热心人,无论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是五六十岁的年长者,都叫她“侯姐”,可能是因为她有着大姐般的热情、善良的心肠,关怀抗战老兵无微不至的原因吧。尽管她比我还小一岁,入乡随俗,我也尊称她“侯姐”。

  侯姐名叫侯莉,是一位成功女士,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医学院护士专业,被分配到一家医院做护士。几年后她禁不住市场的诱惑,辞职下海了,做了一家知名品牌啤酒的代理商。后来又到深圳闯荡十来年,事业很顺。这时她急流勇退,回到了西安,做一些慈善事业。侯姐老家在甘肃农村,每年她都拿出10万多元,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救助一些困难学生。去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她开始接触一些抗战老兵,被抗战老兵的曲折人生和现在生活窘迫的状况所感动,又做起了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事业。

  这次我们寻访抗战老兵一行乘火车到了西安,然后要到汉中、渭南、铜川等地。侯姐非常热情,找朋友为我们借了一辆面包车,免费使用,并且她全程陪同,很令我们感动。

  在路上,侯姐向我们介绍她关爱抗战老兵的一些事,她说起来很平常,但是,我听了后感到很不平凡。这一年多来,她马不停蹄地定点、定向关爱特困、患病老兵,每个月都要去一次,送药、送食物,连节假日都不休息,更顾不上家庭了。老公刚开始有些怨言,后来被她的行为感化了,不但理解、支持她所做的慈善事业,并且多次参加关爱活动。

  咸阳市有一位抗战老兵叫刘爱民,92岁了,身体不太好,侯姐多次到刘家走访慰问。有一次,刘家人给侯姐打电话,说老人不行了,你能来看一眼吗?侯姐听后,立即找车过去了。到家一看,家人已为老人穿好了寿衣,准备送殡了。侯姐凭着多年护士的经历,认定老人并没有去世,她呼喊着老人的名字,并唱起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时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之后又筹资12000多元,把老人送到医院医治,直到现在老人还健在。

  侯姐讲述了一件令她很气愤的事情。有一位远征军老兵杨德全,94岁了,住在大山深处的商洛市麻池河镇的一个山村里,老伴也不在了,就一个女儿伺候他。有一次杨德全的女儿给侯姐打电话说:“父亲感冒十几天了,一直不好,很可能躲不过这一劫了。”侯姐立即带着听诊器、药物赶过去了。经过诊断,老人患了伤风感冒,因老人心疼钱,又远在大山深处,一直没有去医院看病。侯姐当场给老人喂了药,又给留下能服一周的药物。

  回到西安后,侯姐向“西安关爱抗战老兵团”作了汇报,“关爱团”决定拿出2000元救助老兵杨德全。侯姐感觉老人地处大山,并且只有一个女儿,出山也不方便,自己又拿出2000元,凑够4000元,买了一些药物、衣服,并且买了够吃一个月的米面、豆油、猪肉和蔬菜等食品,连同余下的1800元,给老人送了过去。过了一周后,侯姐放心不下,就又过去看望。到杨家一看,能够吃一个月的食品全没有了。侯姐很生气,以为被老人的女儿拿回家了,就追问食品哪去了?老人的女儿眼泪汪汪、吞吞吐吐地说:“前几天,来了男男女女十几个‘驴友’,说是从湖北来的,爬山迷了路,一天没吃饭了,到这里找吃的来了。父亲好心,就说我这里有吃的,你们用吧。这帮人也不客气,和面、剁肉馅、包饺子,大吃大喝一通,临走扔给父亲150元钱。”侯姐听了真是义愤填膺,与湖北有关方面联系,要求查清这件事,可是到现在也没有音讯。侯姐提起这事就耿耿于怀。

  我们在陕西三天,参加了一位老兵的葬礼,走访了两位健在的抗战老兵。每去一处,侯姐都为老兵买上五六百元的食品带上。老兵见了她,格外亲切,犹如见到了久别的女儿一样。

  我们从西安回来后,看到了侯姐发的一条微信:陕西大荔94岁的抗战老兵王自俊因患重病,在医院抢救18天无效,归队仙逝。侯姐在微信中说:这位老兵家里非常困难,靠低保生活。“关爱团”发现他才20多天,关爱刚刚开始,我们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死神还是拖走了老人。老人的女儿流着泪告诉我:“父亲去世前还记得姓侯的女志愿者,她送来了‘抗战英雄’的匾牌,还给我喂饭喂药,想再见她一面。”我听了后很是内疚和不安,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和抗战老兵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慷慨赴死相比,真是微不足道。为了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