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锡庆:他写出了境界 也活出了境界(图)
//www.workercn.cn2017-03-2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纪念刘锡庆先生

他写出了境界 也活出了境界(图)

  刘锡庆先生退休前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北师大中文系写作、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写作学”研究及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蜚声国内学界。《写作基础知识》、《写作通论》、《诸体述要》等著作影响广远。刘锡庆教授于今年1月15日去世,3月18日追思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忠厚长者,同时散发着异端的光芒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

  看了友人悼念刘锡庆先生的文章,忽想起许多的往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后来音讯甚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眼前一直闪动的是他那个高大、朗健的身影,连同远去的那个岁月,一切仿佛离今天不远。

  他的学术思想,与前人有衔接的地方

  我与刘锡庆只是泛泛之交,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在京城的教师中,他是一个可以深谈的前辈,旧式文人的遗风,在他那里也有一些。他的离去,给了亲朋不小的忧伤。翻看微信里朋友的挽联,想起古人“仰视天之茫茫”之句,不禁暗生感叹。

  北京的学界有几类教师,一是只躲在象牙塔里,和世风不甚接触,埋头在自己的学问里,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者是。二是社会活动家,参与各类的文化活动,在媒体上颇为走俏。但刘锡庆先生不属于这两类人物,他沉浸在学术里,却又关注现实。一面深染学理之趣,一面又在当下经验里寻觅审美的新意。这使他与学院派区别开来,也与流行的批评家大为不同。所以酸腐的理念和时髦的词语在他那里是看不到的。

  北师大文学院有一个很深的民国学术传统,但到了刘先生这一代,风气已经大变。张梦阳回忆录里说,他入学的时候已经是反右运动之后,许多名师因为是右派不能上课,刘先生作为新人开始成为教学的主力之一。刘先生留校,政治上定然合格,这是那时候必有的要素。但他的学术思想,却与前人有衔接的地方。我们看他文章中对于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论述,都有一种血脉的联系,而他自己也是自觉汇入那样的传统的人物。

  这在那时候是很难得的选择,他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与恪守这样的传统有关吧。

  儒家所说的仁爱者,当属于先生这类人物

  90年代,我偶尔参加一点文学批评的会议,我们便渐渐熟悉了。他的口音是纯正的京味儿,声音听起来很美。我们见面的时候,都很客气,自然也没有彼此厌恶的那些套路。印象里他十分低调,很少和人去争论什么。他讨论当代问题的时候,看法往往和主流的意识相左,所思所想,是另一套话语。但他不去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只是提示大家注意作家的个性化的生长的可能,那语调背后,总有些余味慢慢缭绕着。

  有一次在红螺寺参加小说的评奖,我与先生隔壁而居。那次会议上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对于作品各持己见。刘先生是组长,他听了大家的意见,显得耐心和气,与众人微笑地商量着相关的话题。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能听不同意见的人,其宽厚、包容之心,散发出旧式学人才有的古风。他的协调过程让众人十分舒服,且得出了大致相近的结论。会议结束后,他把我找来商量工作的一些细节,自己亲自写出评语。和他谈天可以毫无拘束,好像是久违的朋友一般,全没有长辈的架子。人与人以神遇而得心愉,乃至达到无话不说的程度,是一大幸事。儒家所说的仁爱者,当属于刘锡庆先生这类人物。

  那一次会议上得到他赠送的一本关于散文的专著,对于其学术兴趣和基本思想才有所了解。大致说来,他的散文理论有一种个人主义精神,是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审美意识。行文中置陈言于体外,得妙意于心中,许多思想都逸出了学院派的藩篱,对于僵化的左倾写作模式有一种本然的抵制。刘先生的研究文章通透、自然,于古今的文章脉络有一种切实的心解。他从先秦谈到五四,对于文章的气韵、格调、文体有一种贯通式解析,把握现代散文的起伏之迹,殊多真言。九十年代初,他就一再强调散文的文体意识,并对于极左的思潮颇为警惕。他的许多学生后来在文学探索的路上走得很远,也易让人联想起这位老师当年的一种熏陶。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