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郑京和:她的琴声里
//www.workercn.cn2016-10-18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引子

  我要将这首升c小调夜曲献给我的姐姐郑京和,对我来说,她不仅仅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更是我所见过的最饱含激情的音乐家。在我的音乐成长之路上,她令我获益匪浅。

  ——郑明勋2014年写于ECM出版的唱片《钢琴》内页

  女王的样子

  天安门西,地铁车门瞬间打开,人流一涌而出,经过方形通道,涌向一个宽敞的扇形大厅。光线从层层台阶之上的一整排水晶玻璃门折射进来,映照着对面宽阔而悠长的走廊,流水的影子从头顶折射到大理石地面,跳跃着,变幻着,波光涟漪。来自四面八方兴致勃勃的交谈声霎时包围了我们,与这里三三两两站着的男女老少交汇在一起,欢愉而融洽。2016年5月8日,星期天,对很多爱乐人来说,这天是一个节日。郑京和,这位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小提琴家,将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她环球巡演的序幕。

  她是两个儿子的慈爱母亲,她是大提琴家郑明和的妹妹,也是世界知名亚裔指挥家郑明勋的姐姐。她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及其预科部的小提琴教师,她是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赞誉的英国文艺界最重要的推进者之一,她是韩国政府授予的至高国民贡献奖及文艺界最高荣誉荷马艺术奖获得者。

  当晚,三里屯,北京最著名的午夜族圣地。红白两色鲜艳的鸳鸯锅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食物的香气伴随着袅袅白烟是最好的掩护,没有人认出这个被众人簇拥而来的女士是一小时前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小提琴女王,凌厉的眼锋与运筹帷幄的气场全被收敛在眼角深深的笑纹中,却依然稳控全场,指挥着服务生们安排好就近的几张餐桌招呼大家入座,老太太执意要请客。大家全部热闹地挤在了一个长长的拼桌旁:她的经纪人,慕名而来的韩国朋友,特意从韩国赶来帮她维护乐器的修琴师,负责照顾她陪同她的大剧院项目人,还有第二天公益大师课她的志愿者翻译,中国年轻的小提琴家、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大奖获得者陈曦。橙色的灯光透过古香古色的雕花格映照着每一张面孔,模糊了时光的痕迹。我们端起酒杯,灯光下大师特意从韩国带来准备庆功的高粱酒晶莹剔透,韩语、英语、汉语,高呼着干杯的声音此起彼伏,举着杯子一个个碰过去,认识不认识的面孔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笑容。“尝尝我家乡的高粱酒。”她说。一杯下去,醇香之后,咽喉处掠过一道清冷的辛辣。因为怕她一直没能用餐,在演出后又太过消耗体力,我们尽量让她有时间多品尝食物。她的笑声时常在耳边响起,透着满足与开心。据说大师的两个孩子,一个从事计算机行业,一个从事商务。大儿子也曾就读于母亲的母校茱莉亚音乐学院,现在钢琴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人们最先看到的往往是神童的光芒然后才是他们的汗水。

  与其他很多古典音乐大师一样,郑京和的才华很早便展露头角,年仅九岁就与首尔爱乐乐团公开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母亲是她最爱的人,当她谈起母亲,声音中瞬间透出浓浓的深情。她的母亲一共有七个儿女,其中三位成为国际音乐大师。她说,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积极乐观、乐于助人,情感细腻,深爱着自己的儿女。郑京和时常提起的童年往事中,有一件旁人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一天,母亲郑重地把她带到客厅里,让她用极其礼貌的方式向家里新来的服务人员行礼问好,她说,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在母亲这样身体力行的教育下,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12岁的郑京和,才华横溢,在韩国已经很难找到更合适的老师。13岁时,她在母亲的安排下来到茱莉亚音乐学院,幸运地拜入著名大师加拉米安门下,她说:那时我离开韩国去往美国求学,满怀梦想。然而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小姑娘将遭遇她人生中的第一波挫败感。“周围高手云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技巧、音乐双完美的大咖,置身于他们之中真是深感压力,无所适从。我的母亲及时地鼓励了我,她教我学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她认真对我说:‘你演奏的门德尔松协奏曲不输给任何人’。因此我意识到,只要一首一首耐心攻克和完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追赶得上。”之后,少女郑京和继续遭遇着演奏事业上的挫折,“我曾在高中演奏大赛的预赛中落选,一度羞愧难当,是我的母亲又一次适时地安慰我,为我分析失利的原因:‘这次是因为准备不足,下次你一定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