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杨超 :《长江图》是一首电影诗(图)
//www.workercn.cn2016-09-22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长江图》拍摄现场

  杨超,第六代导演,1974年生于河南信阳,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导演专业教研室主任。2001年凭《待避》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石奖,2004年凭《旅程》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2016年《长江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奖”(摄影方向)。

  印 象

  影像诗人

  从柏林电影节载誉归来的艺术片《长江图》于9月8号在全国院线上映,首日票房仅不足百万。对此成绩,该片导演杨超态度超然,他说:“小众是艺术电影的本来属性,不能期待它有很高的票房。商业片市场越繁荣,艺术片市场才会越大。大家看够了商业片,才会从内心深处想看艺术片,想看导演把自己当成莫奈、完全个人表达的作品,那时候艺术电影的需求就真正出现了。电影的圣殿坐落于闹市,导演的关键在于保持平衡。”

  杨超身材壮硕,像一名摔跤运动员。他的白色T恤上印着夸张的图案,半长的头发在脑后扎成马尾,满脸短短的胡须,说话嗓音洪亮,让人感觉像有一股洪荒之力扑面而来。

  杨超是北京电影学院1993级的学生,作品不多,在圈内却备受关注。2006年拿到戛纳电影节创投支持后,他开始沿长江采风,他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剧本,只知道要拍一个关于长江的电影,他用“掌中宝”DV拍摄了大量影像,企望从独特的空间中发现故事。直到2016年2月,《长江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6月,这部电影参加上海电影节,在国内首次亮相。算起来,《长江图》从孕育到诞生,经历了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显然,为这一部电影,杨超付出了太多。这个坎坷的过程与最后的《长江图》融为一体,在大银幕上呈现出时空的流逝,魔幻的意味。

  而杨超自己对“十年磨一剑”这种说法却不置可否。“我很惭愧自己没那么刻苦,中间断断续续,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年吧,虽然这也不短了。这个过程中唯一的瓶颈,是我自己的才华和心量。我在创作上有些野心,但能力还在成长中。很多人觉得拍艺术电影是一种坚持,我觉得真没那么高尚,只是导演不同的个性选择和追求。对我来说,有时甚至只是因为懒。”

  不久前《长江图》在成都做宣传,杨超请来著名女诗人翟永明。翟永明看过《长江图》里的诗,对他说:“你其实是个诗人。”杨超摇头,自己虽有文青情结,但算不上诗人,或许只能算“影像诗人”。多年前采景途中,他路过马鞍山,拜访了诗人杨键,他说:“那才是真正的诗人,真正掌握了汉语的人,文字的主人。”

  于杨超而言,导演的职业生涯给了他很多快乐。他回忆2004年春节回河南老家,那里也是他的电影《旅程》的外景地。晴朗的冬日,他独自走在公路上,旁边没有人,也没有车,远处不时传来鞭炮声。他找到拍摄《旅程》那个镜头时的机位,感受到一种隐秘的快乐。“没有人像我这样凝神观察这条道路,没有人以我那样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呈现过这个空间。这让我领悟到一种美妙的韵律。”

  “我喜欢漫漫长路、无尽前途的感觉。”杨超自嘲,这是他作为文青的标配,也可能来自中年危机——总想旅行、漂泊,或作漂泊状,证明自己还没老。他说他也在准备拍重口味的商业片,“导演的价值在于独创性,不管商业还是艺术,共通的是创意,影像的创意。”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