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非著名”打工写作者(图)
//www.workercn.cn2016-10-0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另一个时间点

  城市里的人,心平气和听这群“小人物”的故事

  “我喜欢北京,但北京不喜欢我。”这并非只是李若一个人的情绪。

  初来给文学小组上课,张慧瑜被郭福来的一首诗“击打”了——

  “孩子,别离我太近/咱们都像一颗颗/孤独的树/生活在别人的森林/我的枝叶会阻挡/你吸收阳光,甘霖”。

  今年8月,为其它公司的庆典制作舞台铁架,郭福来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拍下了头顶上位于中央的红五星。环绕五星,灯光闪烁。他写下一个句子:“工作至第五日夜,恍惚中,星空与天堂很近。”

  张慧瑜却认为,现在到了另一个时间点:城市里的人,更加心平气和去听这群“小人物”或许有点“破烂”的故事了。

  当年在北大读博士的张慧瑜研究过上世纪90年代南方流行的几本打工文学杂志,他发现:当时的打工者作为早期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弄潮儿,相关文字里通常是关于爱情、打工经历,却少有彷徨和觉醒。

  而今,在文学小组,打工者们开始“收听”外面的故事。

  比如,“城里人”调侃出无数段子的网络词汇“某某蓝”,工友们却无感。“不好笑”,他们告诉张慧瑜。

  苑伟对于“某某蓝”则有隐痛:“我们因此放假半个月,这两年厂子要搬的风传一直都有。万一厂子搬走,我还能留在这里吗?”

  转型升级,城市谋变。在“大城市病”带来种种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变化势不可挡。比如,北京近年出台《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关闭城区中大量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这些被调整行业大多为吸纳较多外来人口的行业,苑伟打工的家具厂,也在其中。

  即使是已属郊区的皮村,住了4年的李若还是有些恍惚——它究竟是城还是村?

  全村已找不到一块完整耕作的农田,四处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和商铺。在皮村,流行一个说法,“吃租子”。村民多把自家楼房改造成几十间出租屋,租给外来人口。

  “一群老头老太拿了一大串钥匙,到处收房租。”这是子怡眼中的当地人。

  当地人也说,这么多年和外地人没有交集。

  而实际上呢?

  晚19时,文学小组的人去主街发每月一期的 《皮村社区报》。1小时后,1000份报纸发完了。街上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几乎都低头看报。

  李若说:“我挺喜欢这个时候的皮村。”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