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方圻:参与刺杀周作人
//www.workercn.cn2016-07-27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救死扶伤

  方圻祖籍安徽定远,1920年出生在北京。因为弟弟身患血友病,“他从一岁起就时常全身出血,我们一家老小爱莫能助,唯一盼的就是医生赶过来。”这种痛苦与盼望,让方圻立志长大要学医。

  18岁那年,方圻考入了燕京大学医预系,和后来的医学名家吴蔚然、张金哲等人同班学习,之后又就读于北平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194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到天津中央医院工作,1948年开始任职于北京协和医院,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在心血管内科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在方圻的从医经历中,挽救病人生命于生死之间的事例非常多。

  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原副院长艾刚阳心脏病发作,突然昏倒。方圻迅速赶到现场投入抢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强心药物心内注射……50分钟过去了,血压仍为零。方圻果断采取心脏电击除颤等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救治措施,昏迷了60个小时的艾刚阳,奇迹般地苏醒了。

  1993年8月,人民日报社一位副总编突发心脏剧痛,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窦性停搏和心功能不全,生命危在旦夕。吸氧、镇痛、消炎、扩张冠脉、应用尿激酶溶栓、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4天后,患者恢复了正常心率。刚松一口气,险情又出现了!患者夜间呼吸突然停止,原本平稳的心率霎时消失。方圻火速诊断,制订了人工心外按摩、气管插管、麻醉机给氧的急救方案,终使这位心跳、呼吸停止10分钟的高龄患者苏醒过来。目睹的人无不捏一把汗,感叹方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中南海的保健医生

  1956年,年仅36岁的方圻接受了一项光荣的任务:为国家领导人做医疗保健。从那以后,他陆续参加了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他多次获得中央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并多次代表中方医生到友好国家执行医疗保健任务。他五下南洋,参加印尼苏加诺总统的会诊;七赴日内瓦,参加国际医学会议;老挝富马亲王、越南胡志明主席等病情告急时,他都代表中国为诊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传递了问候和友谊。

  在为领导人治病的经历中,最让方圻怀念的还是在周恩来总理身边的日子。1973年,周总理患膀胱癌住进了305医院,方圻来到总理的身边,这一陪伴就是两年,直到周总理与世长辞。

  在总理生病的这段时间里,方圻没日没夜地守在他的身边。总理带病批示文件,他心疼不已;总理中断治疗去接见外宾,他紧张地捏一把汗。为了挽救总理的生命,他几乎忘记了医院外的一切,时刻观察总理的病情变化。他紧盯着心电监护仪,生怕有半点差池;反复斟酌治疗方案,只想总理能减少一点病痛;夜里总理的一句梦话,他都能惊醒;他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守护着总理。

  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把总理生前使用的一座金黄色外罩的电子石英钟,赠给方圻作纪念。这个小座钟原来一直被总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生病后又被带到病榻旁。邓大姐把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总理珍爱之物送给方圻,这里面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含义啊!

  现在,当年总理留下的这个小座钟,一直摆放在方老家的客厅,这已是方家的传家宝。方圻要求,“待自己和老伴不在了,它就由三个女儿轮流保管使用。若它老化不能用了,就把它调到总理与世长辞的时刻——上午9时57分,要让方家的子孙永远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刘岳 曹楠)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