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美国老人与河南农村孤儿的“情缘”
//www.workercn.cn2016-05-0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马珍妮女士(前左)教孩子们打美式棒球。新华社记者马意翀摄

  新华社记者马意翀

  挥棒、接球、奔跑……春意正浓的时节掩不住孩子们的热情。灿烂阳光下,位于河南新密市的“慈善之家”运动场上,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妇人”正专注地在孩子们中传授棒球技巧,她脚步和手上动作有模有样,孩子们围在她身旁听得兴致勃勃,尽管老人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水,但喜悦与满足溢于言表。

  她就是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马珍妮女士,被当地百姓尊敬地称为“马妈妈、马教授”。此刻距离她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已超过三十个年头。年华有痕,岁月无声。作为一位已经76岁的老人,马珍妮用自己的炙热的爱心编织着与河南农村孤儿们之间解不开的“情缘”。

  跨越大洋的爱

  “1940年我出生在美国中部,家里兄弟姐妹八个我排行老七。我一直对中国充满好奇,希望同中国人民交朋友。”马珍妮告诉记者,1985年她第一次来到中国,随后就爱上了这片土地。

  在华旅游期间,她偶然了解到中国农村孩子因为无钱交学费而辍学,这让她感到十分难过。她便开始把钱捐献给“希望工程”。“不过这远远不够,有的农村孩子生存环境很差,急需一个家。我丈夫非常支持我,为此我放弃了教育学博士学位。”从那时起,她萌生了建设孤儿院帮助中国内陆农村孩子们的念头。

  1994年,马珍妮来郑州执教,在河南当地高校担任英语教师。

  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1996年马珍妮与当地民政部门合作,在新密注册成立了中美义务服务合作社,用募集到的捐款为最初的8名孤儿营造了“慈善之家”。

  用爱心沐浴孤儿成长

  “来到这里的每一名孤儿们的身世都很不幸,那时我只是一名美国普通的中学生物老师,经济上并不宽裕。不能单靠自己的财力就建起孤儿院。”马珍妮回忆道。

  “最早孤儿院连玩的地方都没有,我租了一间房子雇了两名保姆和孤儿们一起生活。”随后,她的善举获了国内外更多人的理解支持,孤儿院的面积和软硬件条件也不断提升。1999年她又在新密市资助兴建了孤儿之家新址,占地2000平方米,共有4套单元房、1个小操场、5间办公室和1个带围墙的院落。为了保证孤儿们来到这里都有家的感觉,她还在每个房间配齐了家具图书,马珍妮负责提供水电、医疗、衣物、食物、学杂费及保姆的工资等各项费用。

  “从小孩子来这里,(我们被)教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个孩子不是孤儿。”今年22岁的在读大三英语专业女孩儿小付(化名)颇有感触的告诉记者,10岁那年父母去世,自从2005年过来生活,无论马奶奶还是孤儿院工作人员都十分关心自己。“这么多人爱自己怎么会是孤儿?我觉得我们都很自信,都很阳光。”她笑着说。

  誓给孤儿一个温暖的家

  记者在“慈善之家”内注意到,在此生活的孩子们居住时间或长或短,年龄也各不相同。不过相同的是,他们穿着干净,身心健康,感恩“马奶奶”对他们生活起居的体贴关照。孤儿院内各项规章管理严格,屋内屋外整洁,各种家电、中英文杂志图书玩具齐全。马珍妮表示,自己非常喜爱孩子,这里已经先后收养了百余名孤儿,培养出了15个大学生,还有一位获得了化学专业硕士生,为此她非常骄傲和自豪。

  “最近两三年,包括挪威、波多黎各、澳大利亚以及美国在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爱心人士一直帮助我们,我每年还利用回国休假的时间四处演讲,为孤儿们募捐,情况正在改善。”不过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每年维持孤儿院的运转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持续运营还需要更多的爱心资助。

  马珍妮告诉记者,自己有四个孙子一个外孙,目前都生活在美国,每次在华期间自己都很想念自己远在美国的亲人……不过为了这些不幸的孩子们,自己有生之年要尽力提供力所能的帮助,让这里成为他们温暖的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